【资料图】
中新社北京9月26日电(记者 阮煜琳)中国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司长刘志全26日在北京对记者表示,中国推动实现固定污染源“全覆盖”,截至2023年9月,已将全国352.5万个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范围。
近年来,生态环境部持续深化排污许可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初步建成国-省两级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信息平台,基本形成全域覆盖、多要素综合的环境管理空间数据底图,实现空间数据管理、成果查询、统计分析、共享应用等功能,服务规划编制、园区管理、环评审批、环境监管执法等生态环境管理。
同时,推动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推动实现固定污染源“全覆盖”。持续开展排污许可发证登记动态更新。截至2023年9月,已将全国352.5万个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范围,其中核发排污许可证35.8万张,排污登记316.7万家;管控水污染物排放口25.7万个、大气污染物排放口107.3万个;管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化学需氧量、氨氮(NH3-N)重点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为465.0万吨、670.2万吨、222.1万吨、57.9万吨、1588.4万吨、119.7万吨。
刘志全表示,下一步,紧紧围绕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目标,突出排污许可核心制度建设,继续推进排污许可制改革。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建设是深化改革的主线,要加强环评、环统、环境税、监测、执法等环境管理制度与排污许可制的衔接融合,统筹推进制度改革。
“固定污染源管理是中国环境管理的重中之重,排污许可制度改革任务必须突出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全面保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刘志全说,将企业废水、废气、固废、噪声、土壤等环境管理要求依法纳入排污许可证,探索与碳减排、重点新污染物管控的衔接路径。(完)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