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吴少龙
9月19日,深交所易方达创业板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嘉实中证500ETF,上交所南方中证500ETF等3只ETF期权新品种正式上市交易,基准指数分别为创业板指数和中证500指数。本次品种扩容补充了中小市值、成长类指数的ETF期权工具。
多位市场人士解读,随着新一批ETF期权产品正式上市交易,有望进一步提高市场定价的效率,促进市场平稳,吸引更多长期资金入市,为实体经济发展营造稳定的金融环境。
(资料图)
丰富风险管理工具
自2015年中国证监会启动股票期权产品试点以来,国内场内ETF期权市场经历了近8年的平稳快速增长,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在中信证券研究部量化策略首席分析师王兆宇看来,本次品种扩容补充了中小市值、成长类指数的ETF期权工具,有助于健全资本市场风险管理体系,是境内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资料显示,本次新增深交所易方达创业板ETF、嘉实中证500ETF,上交所南方中证500ETF三个标的,基准指数分别为创业板指数和中证500指数。从市值分布上看,创业板指的成份股在大盘到中盘区间均有分布,中证500的成份股则集中在中盘到小盘区间;从行业分布上看,中证500指数前三大行业为医药、基础化工、电子,创业板指的前三大行业为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医药、计算机。新品种上市将提升期权对中小市值、成长类股票的覆盖度。
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资深量化分析师王武蕾表示,对比现货市场数据,中证500和创业板指数与沪深300指数的收益相关性分别为85%和72%,与上证50指数的相关性仅为68%和54%,说明A股中小市值和创新成长风格板块的收益表现更为独立,因而投资者对相关风险对冲工具的使用需求更为强烈。
提高交易和定价效率
“期权新品种的推出有利于改善现货市场的流动性。”对于期权市场的扩容,投资者最关心的莫过于其对相关板块的影响,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教授韩乾介绍,从实践上看,期权的推出可以催生对标的资产的交易需求,提高标的资产的交易活跃度,而标的资产流动性的提高反过来又会促进期权市场的质量,形成良性循环。
以沪深300ETF和上证50ETF为例,在期权上市前后60个交易日,嘉实沪深300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华夏上证50ETF日均规模分别从255.3亿元、383.1亿元、238.8亿元提升到了272.8亿元、397.5亿元、311.2亿元,增长6.9%、3.7%和30.3%;日均成交额分别从3.8亿元、10.2亿元、27.8亿元提升到了8.1亿元、21.4亿元、39.1亿元,增长112.0%、109.5%和40.9%。
“由于基于同一标的资产的期权合约有多个,分别对应着不同的执行价格和到期日,市场投资者可以通过构建各种期权组合,表达自身对市场的预期。这些预期的背后其实是信息的获取和分析,所以期权价格中包含了不同维度的有关标的资产的未来信息。信息由此得以在市场上充分博弈并反映到资产价格中去,有利于提高资本市场定价效率。”韩乾进一步介绍,绝大多数实证研究显示,期权的推出有助于降低现货市场波动,缩小买卖价差,加大市场深度,提高信息传播和价格调整效率。同时,期权的推出对于现货价格的影响则是中性的,实证研究未发现存在显著的长期影响。
记者了解到,创业板ETF期权和中证500ETF期权与已上市交易的沪深300ETF期权的制度安排基本一致。
吸引并留住长期资金
从全球市场经验来看,持有股票的同时引入期权防范风险将降低组合整体净值波动,有利于吸引长期资金入市。
王兆宇测算,以截至今年8月末数据测算,本次期权扩容后,期权覆盖的A股自由流通市值从原本上证50、沪深300、中证1000的共计23.8万亿元、全市场占比65%,提升到了29.6万亿元、全市场占比81%,覆盖的市值以及行业广度均大幅提升。期权对现货市场更好的覆盖将有助于吸引长期资金入市。
韩乾表示,期权所带来的风险管理成本降低、交易效率提高和投资策略灵活性,无疑有助于解决中长期资金“愿不愿意来”以及“留不留得住”的问题。投资者可以更好地专注于资产的基本面,长期价值投资的理念就有了生根发芽的良好土壤。如此,我国资本市场的深化改革得以落到实处,资本市场生态将得到改善,韧性和稳定性将进一步提高,资本市场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资本支持也就有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韩乾称,建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需要多层次的金融衍生品体系为之保驾护航。目前,我国已逐步建立多层次融资体系,沪深两市市值达近80万亿元,市场上存在庞大的风险管理需求。让我们共同期待未来有更多的适应市场需求的金融衍生品品种上市,共同见证包括期权在内的金融衍生品体系为我国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和实体经济成功升级转型发挥应有的独特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