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彭 妍
当前,距离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整改完成期限已不足半年时间,银行正加快对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改造进度,按照监管要求压降规模、调整产品形态。《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兴业银行、招商银行近期已经调整现金管理类产品申赎确认时效、快赎金额等规则,从“T+0”变成“T+1”,并将快赎金额由5万元降至1万元,同时还对产品管理人做出调整。
“调整主要是为了防范理财产品申赎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流动性风险。”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杜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我国理财市场发展已从规模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作为银行理财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对标国际成熟准则,提升发展质量。
(资料图)
部分银行调整申赎规则
2021年6月11日,银保监会、人民银行联合印发的《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对现金管理类理财业务的投资范围、估值方法、久期管理、集中度管理、流动性管理等提出了规范性意见,并设定了截至2022年末的过渡期。规范整改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存续规模压降,到2022年底,相关银行理财子公司现金管理类产品占比下降到30%;二是资产端要符合新规要求,包括投资范围、集中度和资产久期等方面均待整改。
记者梳理发现,近期部分银行已对多款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申赎规则进行调整。例如,兴业银行发布《关于部分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销售文件变更的公告》,对“现金宝4号”私人银行类人民币理财产品进行调整。根据变更公告,兴业银行拟在7月29日将“现金宝4号”私人银行类人民币理财产品由此前的“T+0”调整为“T+1”工作日确认的现金理财。也就是说,此前的“T+0”,投资者在工作日15:45之前买入当天计算收益,调整为“T+1”之后,投资者在工作日17:00前买入,下个工作日计算收益。在赎回规则方面,“T+0”时,投资者在工作日15:45之前赎回当日到账,工作日9:00-15:45以外赎回上限为5万元;调整为“T+1”之后,投资者工作日17:00前赎回,下个工作日到账;每自然日1万元快速赎回额度。
招商银行近期也发布了多个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合同调整公告,对产品管理人、申赎确认时效、快赎金额等规则做出调整。以朝招金(多元进取型)为例,其申购赎回、快速赎回等有所调整。其中,申购、赎回确认时效从“T+ 0”转为“T+1”工作日,投资者在工作日15:30前申购或赎回,将于“T+1”工作日确认或赎回到账,每日快赎上限为1万元。
在采访中,一位银行客户经理告诉记者,“预计近期我行将会对部分T+0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进行调整,年底前会逐步完成相关改造。”
“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整改主要是剔除不符合要求的资产类型、调整资产的期限等,我行已按照监管要求进行了调整,应该可以在过渡期内全部整改完毕。”另外一家银行客户经理表示。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申赎规则调整可以避免大量申赎造成的流动性风险,同时给投资经理更多的操作空间,避免为了应对当日赎回,导致过多现金流存在账户上。
年底前可如期完成整改
除了资产端逐步整改规范之外,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规模也在稳步压降。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1年)》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市场存续有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316只,存续余额达到9.29万亿元,同比增长22.89%,增速较上年同期降低41.95个百分点。不过,今年上半年现金管理类产品略有反弹,6月初,根据普益标准收录的银行理财产品数据统计,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存续数量为435只,较上年末有小幅回升。
业内人士指出,今年上半年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发行规模并未较之前减少,主要是由于上半年权益市场波动较大,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更符合客户稳健投资的诉求,同时兼具较好的流动性与收益,因此规模上升也是需求端的体现。从现存产品规模看,尽管部分银行在产品的压降方面仍存在一定压力,不过能够按照监管要求按期整改到位。
明明认为,虽然目前存量产品仍有较多需要整改的内容,但如期完成整改基本没有问题,个别无法达成指标要求的也会由监管部门单独处理。
“不过,当前整改仍然存在一定困难,整改压力较大的方面主要是资产配置,现金管理新规规定的现金管理类理财可投资券种的范围明显收窄,久期限制也有所加强,多数产品已经在新规落地以来开始整改,由于投资范围受限,相应所取得的回报有所贬损,预计未来现金管理类理财收益率还将走低,对投资者的吸引力相对下降。”明明建议,在整改完毕后,现金管理类理财在监管要求下可以考虑配置期限较短、资质较高的同业存单,面对客户流失,可以借助母行影响力进行营销。
谈及未来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发展趋势,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长期来看,现金管理类产品切实解决了部分客户希望兼顾收益性和流动性的诉求,具有坚实的需求基础,预计未来仍将会随着居民财富的增长而保持稳健增长。
“同类资管产品监管标准看齐是政策大趋势,预计未来现金理财和货币基金等产品竞争会更加激烈。但在存款利率下行的大趋势下,亦有机会成为存款类资产的重要替代。”明明表示。(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