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记者 杭莹
改革开放40余年,大部分当年热血的企业家一代都面临着退休接班与传承的问题了。当大家都把目光放在二代交班之时,也有很多企业家三代已经悄然上线、担纲起了企业大梁。在他们之中,有的正在成为公司实际管理者,有的昙花一现已过,或从头开始、或连自家江山都“归零”了。
民企万花齐放,接班人自然也各有特色。对占A股公司数量三成的家族上市公司来说,开疆拓土的第一代创始人正在慢慢老去,有的更已离世,二代也面临退休,为公司选择和培养继承者和新鲜血液,已刻不容缓。企业如何打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从二代、三代的接班风格来看,管中窥豹,也代表了企业自身和一代民企的盛衰变化。
“打工人”姚锦龙:只干活不持股
3月22日,在第十七届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金圆桌奖”评选上,美锦能源董事长姚锦龙获选“最具战略眼光董事长”。事实上,1974年生的姚锦龙是个不折不扣的第三代接班人。尽管表现卓越,但显然相比管理权的放手,姚家父辈们对于股权的接班要谨慎得多。至今,姚锦龙也没有获得公司持股。
姚锦龙10岁时,爷爷姚巨货靠10万元创办了美锦集团,在山西这个以煤矿闻名的地方以煤炭生意起家,2006年,美锦能源成功借壳上市,一时风头无两。2014年,长子姚俊良在父亲病逝后接掌了企业。随后,留学归国,在集团旗下多家公司任过职的家族第三代、姚巨货之孙姚锦龙则继续接棒,担任美锦能源集团董事长。相比逐渐下滑的煤炭领域,姚锦龙选择了氢能源的风口,现在看来,其决策可谓明智。
收购佛山的飞驰客车,在青岛投资氢能及燃料电池,在电动汽车大热时,姚锦龙一门心思发展氢能源汽车,2021年4月,美锦氢能新能源商用车获得国家批准。数据显示,2021年美锦能源预计盈利25亿到30亿元,同比增长260%-331%。今年3月28日,美锦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山西美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传出消息称,近日和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在北京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
号称“三晋第一户”的姚氏家族,2021年7人上榜胡润百富榜,登上山西首富宝座。天眼查数据显示,美锦能源股权都集中在姚俊良和其兄弟姐妹手中,其中,姚俊良持股28.57%。而不持有股份的“打工人”姚锦龙,尽管表现不错,但控制人位置坐得牢固与否,还需要打个问号。
鲁泰式接班:儿子掌权、孙子控股
有辛勤打工的“职业经理人”三代,自然也有持股“不干活”的三代。
位于山东淄博的鲁泰集团,前身是淄川区与泰国方面合资创办的棉纺厂。彼时任厂长的刘石祯带领着鲁泰发展成为全球高档色织面料生产商之一。2016年10月12日,上市公司鲁泰A发布公告,原实际控制人刘石祯将公司控股股东淄博鲁诚21%的股权即1328.46万元出资转让给其孙刘德铭,股权转让后,刘石祯不再持有淄博鲁诚的股权。
淄博鲁诚持有15.21%的鲁泰A股份,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受让淄博鲁诚部分股权后,家族第三代刘德铭将间接持有上市公司2947.43万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3.19%,成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而当时,持有鲁泰A0.02%股权及淄博鲁诚4%权益的家族第二代、刘石祯之子刘子斌同年才从父亲刘石祯手中接过鲁泰A董事长、总经理的职务。
据媒体报道,出生于1990年的刘德铭,彼时在淄博鲁诚工作,但并未担任董事长或者总经理职务,也未在上市公司任职。这波操作当时可谓是让市场跌破眼镜。从所有权关系上看,家族第三代刘德铭是公司老板,其父刘子斌在给自己打工。但在公司的行政职务上,职务仅为总经理助理、市场部经理的刘德铭,又是董事长父亲的手下。鲁泰A“儿子掌权、孙子控股”的局面,也被外界称为鲁泰式接班。
被踢出局的接班“三代”
南有老干妈,北有十三香。这两家主攻单款产品的企业,有许多的相似之处,比如都用创始人头像做商标、比如坚持不上市。但也有不同在于,老干妈还在选接班的二代,“王守义十三香”(简称“十三香”)的三代已经接班出局了。
王守义十三香位于河南的驻马店,由王守义1984年创办。而在2021河南民营企业100强榜单中,十三香已跌出百强榜单。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王守义十三香营收24.2369亿元。同为调味品巨头,此时王守义十三香的营收不及老干妈(54亿元)的一半。纵观十三香的跌落,很难不与第三代掌门人的战略有关。
目前十三香的掌门人是二代王银良,尽管已经70岁高龄,但从当地媒体的报道来看,他并没有培养接班人的计划。而回顾前几年的报道,王银良大哥王铁良的儿子、长孙王太白曾在当时被指定为十三香接班人。显然,王太白已经被二叔踢出接班局了。
和很多的二三代一样,王太白学生时代是在国外接受教育的,2008年在英国谢菲尔德留学期间豪掷千万元买下十余套房子,却赶上金融风暴而资产迅速缩水。回国后,他没有放弃房地产投资,再次踏足房地产行业。据公开报道,王太白曾立下“30岁前赚够一个亿”的目标。2014年,王太白接受媒体采访,谈到创业失败接手家族事业、执掌调料王国。他表示自己已经蜕变了,赚1个亿不是自己的目标,传承家族企业才是他的使命,毕竟父辈们都老了。他称,自己会团结兄弟姐妹,不停地吸收新东西,力争打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如今来看,王太白并没有让十三香走得更远,更是失去了话事权。在王银良的手中,十三香逐渐从家族企业转变成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集团,尝试过各种跨界,譬如进军火锅餐饮品牌,跨界广告公司、商贸公司以及建筑设备租赁公司,但大多以注销而终。多元化惨败后,十三香选择固守主打产品,但市场已经向前走了很远。
记者手记
“三代”接班仍需长期基层历练
相较于“二代们”,“三代”在学生时代,家里的企业都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因此,他们过苦日子的理念要比“二代”薄弱得多,物质生活更加优越。
不可否认,有的接班人属于被“速成培养”,但大部分表现不错的“二代”和“三代”们,在掌舵家族企业前,都需要经历相当长时间的基层历练。
姚锦龙曾称,2002年美国留学归来后,随着公司上市计划的浮出,他开始在高层经营中建言献策,“其中主要源于父辈们的信任,更重要的是之前相关理论的实战积累。”王太白或许想转化赛道让十三香更香,但事实证明,没有打好地基就想盖楼,结果只能是楼塌归零。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