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日前召开,为明年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近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等部门密集部署,狠抓落实,围绕促消费、稳投资、能源保供、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的任务提出了具体举措。
12月14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会同有关方面联合发布《关于振作工业经济运行 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下称《方案》),从畅通循环、拓展空间、强化政策、优化环境等4方面出台16项实招硬招。
多位专家分析认为,挖掘国内消费需求、促进重大项目落地见效、保障产业链安全稳定等三个方面,值得关注。预计新一轮针对绿色家电、新能源汽车的促消费政策将于今年底、明年初大面积展开,“共同富裕”目标下消费税、数字税改革有望提速。此外,未来能源基础设施转型等方面将加强投入,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好的基础。
挖掘国内需求潜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复苏弱于预期的重要原因。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于11日在北京召开,部署2022年发展改革重点任务。发改委明确,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着力在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畅通经济循环上下更大功夫,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坚决打通各种“卡点”“堵点”,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来看,我国的消费恢复韧性继续显现,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9%,增速比上月加快0.5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升。但消费增速较疫情之前依然存在差距。
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首先,消费在趋势上或延续弱修复态势,疫情仍是最大扰动项。其次,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攀升、国际物流成本维持高位和芯片短缺等问题不断推高企业成本,导致中下游中小微企业利润空间持续受到挤压。第三,低收入群体增收难度加大。这三个因素决定了消费整体回升幅度有限。
11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中国经济年会上表示,2022年必须充分挖掘国内需求的潜力。要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巩固和扩大基础性的消费、升级类的消费。要把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相结合,落实好提振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的相关举措。扩大信息消费、绿色消费等新型消费,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快贯通县乡村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
上述两部门发布的《方案》也明确了释放重点领域消费潜力。《方案》指出,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加快充电桩、换电站等配套设施建设。健全家电回收处理体系,实施家电生产者回收目标责任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家电等领域推出新一轮以旧换新行动。鼓励开展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绿色建材下乡行动。
此外,《方案》还提到,面向北京冬奥会转播等重大场景促进超高清视频落地推广。推动传统线下业态供应链和运营管理数字化改造,发展新型信息消费。加大线上线下融合力度,扩大自主品牌消费和线上新型消费,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高水平办好中国品牌日活动。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表示,数字经济是扩大有效需求的主引擎。信息消费是增长迅猛的新消费,并已广泛渗透到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等各层面,持续拓展增长新空间。据测算,2020年我国信息消费规模达到5.8万亿元,在最终消费中占比首次超过10%。
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首席宏观分析师罗志恒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预计新一轮促消费政策将于今年底、明年初大面积展开,主要针对绿色家电、新能源汽车等品类,以发放消费券、鼓励电商和直播平台消费以及汽车下乡等形式出现。“共同富裕”目标下消费税、数字税改革有望提速,教育、医疗等改革不断深化,或能有效壮大中等收入群体,释放消费潜力。
促进重大项目落地见效
在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方面,发改委表示,扎实推进“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交通、物流、生态环境、社会事业等补短板项目建设。
《方案》进一步指出,促进重大项目落地见效。加快“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区域重大战略规划及年度工作安排明确的重大项目实施,推进具备条件的重大项目抓紧上马,能开工的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在建项目加快建设进度,争取早日竣工投产。在5G、千兆光网等领域布局一批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尽快启动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枢纽节点建设工程和中西部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发挥国家和地方重大外资项目专班作用,加快推动先进制造业等领域重大外资项目落地实施。
近年来,我国5G、千兆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快速增长。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2021~2025年我国政府与民间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额合计将达到10.6万亿元,约占到中国社会基础设施投资的10%。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中国财政学会副秘书长冯俏彬表示,基建投资将围绕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发展转型两条主线展开,尤其是绿色发展转型方面。未来能源基础设施转型等方面将加强投入,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好的基础。
罗志恒对第一财经表示,稳投资将成为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不仅能对冲经济下行压力,还将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要多措并举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已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执行进度,做好专项债项目准备,确保专项债发行后及时投入使用,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积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引导企业加快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
稳投资政策需要财力支持。财政部12月10日召开党组会议强调,统筹财政资源,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全过程实施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并加强与货币政策协同配合,确保宏观政策稳健有效。
保障能源、产业链安全稳定
2021年下半年以来,缺煤缺电等影响国内经济运行,疫情和国际形势变化也让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问题凸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正确认识和把握初级产品供给保障”。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强调,做好能源、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工作。在能源保障方面,充分发挥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部际协调机制作用,做好煤炭、电力、天然气等供应保障。先立后破有序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积极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继续发挥传统能源特别是煤炭、煤电的调峰和兜底保供作用。
《方案》提到,扎实推进能源安全保供。完善能耗双控有关政策,严格能耗强度管控,多措并举有效增强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弹性,保障工业发展合理用能。严厉打击散布虚假信息、哄抬价格等各类违法行为和资本无序炒作。
初级产品是整个经济最为基础的部分,是事关全局的战略性问题。伍超明对第一财经表示,2020年我国大豆、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铜矿等初级产品进口数量占比在40%以上,对外依存度较高。当前我国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叠加疫情冲击下全球供应链稳定性减弱,初级产品供给缺口风险加剧,应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和能源革命,增强粮食、能源等基础初级产品供给的自我保障能力。
在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方面,发改委强调,着力破除产业链突出瓶颈制约,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工信部13日召开部党组扩大会议也提到,要突出工业稳增长,聚焦制约工业经济循环和产业链畅通的难点堵点问题,更加注重做好政策精细设计和衔接协调。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室主任郭丽岩撰文分析,在疫情防控和应对外部复杂环境变化过程中,提升供应链韧性关键是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草根韧性与蓬勃生机。随着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持续开展,要进一步推动市场主体的高质量发展,通过降本增效有效控制风险以提升竞争力,通过主动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以增强内生新动能,通过转型升级沉着冷静应对外部冲击。
作者:祝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