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光泽12月9日电 (记者 林春茵 张丽君)大规模光伏板遮盖的育种场鸡舍,在阳光下白亮亮的,与周边的青山绿水相辉映,形成一种科技感与大自然的奇异反差。这是福建圣农集团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关泽县白羽肉鸡养殖基地在航拍器镜头中给人的第一印象。
近日,中新网记者走进位于福建省北部的南平市光泽县,探访两处白羽肉鸡育种场。在业界,这里以诞生中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祖代种源鸡配套系SZ901(圣泽901)而蜚声海内外。
福建圣农集团创始人傅光明是江西资溪人。“我这辈子就做了一件事,好好养鸡。”他说,“有了祖代鸡,圣农这五年的发展,远超过去三十多年。”
武夷山山脉贯穿福建、江西,横挡太平洋季风和寒流,为物种繁衍带来天然屏障。圣农集团养殖场就分布于闽赣两地的山脉峡谷中,规模之大,连鸡粪发电量都累计超过8.24亿千瓦小时。
光泽县大青村距离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武夷山的核心区约125公里,圣农集团在村里修建的白羽肉鸡核心育种场偏居于山坳,远离人烟,占地1200亩。
2016年,圣农择址于此启动白羽肉鸡育种项目,以期打破当时中国白羽肉鸡种源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
1986年,傅光明以编号顺序为“0001号”的福建省第一家私营公司的营业执照,在光泽成立了圣农实业。此后38年间,圣农集团布局福建省浦城县、政和县和甘肃省镇原县、江西省资溪县,投建白羽肉鸡产业链及配套项目;肉鸡年产能超过5亿羽,位居全球第七、亚洲第一。
与此同时,中国迅速成为世界最大的禽类消费国。2020年,中国白羽鸡出栏量有51.55亿羽,同比增长13.25%。然而,中国获取祖代种鸡最主要的途径是靠国外引种,全球97%的白羽肉鸡种源被三家欧美公司垄断。
“高兴了,1月1日就给你了,不高兴到12月31日才给你。鸡苗价格由最初的每羽5美金上升到37美金,中国企业没有任何议价能力。”傅光明说,这是中国白羽肉鸡产业共同的窘境。
在中国农业农村部鸡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东北农业大学教授李辉看来,破局之路在于自主育种,然而项目难度大、周期长、风险高,国内很少有企业愿意并且有能力去做。
傅光明坦言很难,但他决定去做,原因很简单,“想长期稳定地做企业,把圣农做成百年企业。”
就在大青村,中国多个行业机构介入,从生物安全防控体系、纯系和配套系种鸡饲养管理标准体系、系谱核心群全同胞家系孵化、严控原种场污染物环境等方面,全面加持圣农自主育种。
“即使在山里,做到一只老鼠都进不来,一只小鸟落不下脚。”原种专家郭怀顺说。
2019年5月,SZ901终于破壳而出。2021年11月26日,SZ901正式通过中国农业农村部审定,成为中国首批自主培育的白羽肉鸡品种,获颁可正式对外销售种源鸡的审查牌照。
这一年来,圣农集团耗资4亿元(人民币,下同),在江西资溪投建白羽肉鸡祖代种鸡场。这意味着,即使欧美公司断供,中国市场也会稳定供应品质优良的祖代种鸡。
在光泽县油溪村的圣农养殖场,从业12年的场长秦艳文告诉记者,得益于标准化养殖规程和智慧管理,上万羽鸡仅需两位饲养员。
“但圣农的全产业链提供了大量工作机会,带动乡村振兴。”圣农集团总裁傅芬芳说,“一个鸡肠加工厂,就能帮助大批农村妇女灵活就业。而这样的厂子,圣农从福建到甘肃都办了很多个。”
官方数据显示,圣农集团带动光泽县3个乡(镇)32个行政村实现乡村振兴。2021年以来,原村财收入不到6万元的村庄,通过参与物流、肉鸡废弃物加工,实现村财增收最多的达280万元,增收最少的也超过10万元。
“中国的农业出路、乡村出路,在于形成绿色循环经济的全产业链。”傅光明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