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我在我思】电动自行车的使用困境怎么破
张伟杰《工人日报》(2021年12月01日 05版)
如今,电动自行车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交通工具。数据显示,我国电动自行车年销量已超过3000万辆,电动两轮、三轮自行车保有量已超过3亿辆。然而,在使用这一经济便捷的交通工具时,不少人遭遇了禁上楼和禁上路的窘境。
电动自行车不能上楼比较好理解,今年8月1日实施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中对此已有明确要求,电动自行车上楼、入户充电很危险,带电动自行车上楼、入户属违法行为。
规矩有了,执行情况如何?
一些地方已在积极探索——有媒体报道显示,在海南三亚鹿回头安置区,居民只要推着电动自行车进入电梯,电梯门就无法关闭,且轿厢内会发出“电动车禁止进入电梯,请立即退出”的语音提示,从而成功将电动车阻挡在楼下。
犹记得,有段时间,邻居经常在楼道里给电动自行车充电,每每看到充电的线拉出来,我都会忧心忡忡,有时甚至睡觉都不踏实。今年夏天,在《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实施前,我居住的小区安上了充电桩,物业也开始严管电动自行车上楼、入户,小区居民再也不用在家给车充电了。这样一个细微的改变,让我感受到疏堵结合式的治理的力量。
当然,并非所有小区和单位都能在禁止电动自行车上楼的同时,提供安全的充电设施和服务。新规实施后,仅在北京,有的小区至今没安装充电设施,居民依然要提着电池回家充电;有的小区充电设施少且远,很少被人使用……
除了上楼、充电问题,上路也是电动自行车绕不开的问题。2018年10月,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出台,符合该标准的电动自行车必须时速在25公里以内、整车重量不超过55公斤、电池电压不超过48伏并带有脚踏骑行装置。此后,各地都为超标电动自行车淘汰拟定了时间表。如今,不少地方3年的过渡期即将结束。有媒体报道,今年12月31日以后,仅在河南郑州,就有超过200万辆黄牌电动自行车将被禁止上路。而当地近期仍有商家在销售超标电动自行车,“续航长、跑得快”甚至成为营销噱头。
不符合“新国标”的车可以轻易被买到,符合“新国标”的车很容易就能被改装,若如此,所谓限制、禁令的实际效果和意义恐怕都要大打折扣。有相关部门负责人就曾指出:有些城市为什么临近淘汰期还有大量超标的电动自行车?不仅是使用环节的问题,生产销售环节都有问题。
电动自行车上楼、入户充电隐患重重,而“新国标”出台前的超标车改装电池是电动自行车引发火灾事故的重要原因。该管的必须管,该禁的必须禁,但若只堵不疏,或许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当改装车无处可买、“新国标”车亦无法改装,马路上那些风驰电掣的电动自行车或许会逐渐消失。
买时容易用时难,电动自行车的困境当真无解吗?
城市交通出行体验、交通工具的使用体验,是居民幸福指数的重要参数,也是一个民生问题,电动自行车是人们践行绿色、低碳出行等环保理念的一个良好载体。可以预见的是,凭借环保、便捷、经济等优势,电动自行车将继续受到广大人群的青睐。如何“化干戈为玉帛”,让这一交通出行方式更好地扬长避短,使公众收获更安全舒心的使用体验,使公共安全、秩序更有保障,是不少地方社会治理面临的一道现实考题。愿大家都能交出令人满意的答案。
关键词: 新国标 电动自行车 工人日报 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