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4日电 题:专访德国学者:欧洲应当更全面了解中国
作者 汤拯 李晓喻
中国迅速发展的“密码”是什么,有哪些经验与智慧值得欧洲乃至世界借鉴?欧中关系应当如何实现更好发展?
针对这些备受关注的问题,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德国研究王阳明哲学的专家巴拓识近日接受了中新社专访。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有了鲜活生命力”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百年的时间,把满目疮痍的古老文明建设成如今的现代化中国,这是一项多么伟大的成就!在这个历史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巴拓识说。
“作为一个德国人,我很惊叹地看到,原本发源于德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发扬光大,并且走上了一条独特的中国道路”,巴拓识认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思想实际上有相似之处,如二者都关注“人”,中国的“仁爱”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也有类似表达。
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之所以如此成功,是因为在中国人的智慧中,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把马克思的思想放在中国当下实际情况中进行思考,与中国的特殊环境实践性地结合起来运用。”在建立新中国、改革开放、脱贫攻坚过程中,中国是这样做的。在这样的智慧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有了鲜活的生命力。
中华文明的长处在于“懂得分享”
谈及中国在思想观念、治国理政等方面的经验和智慧,巴拓识认为,中华文明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值得世界其他文明学习:分享就是收获。这是一种建立在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基础上的智慧,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哲学家墨子的思想那里去。
他坦言,对于很多西方人来说,分享反而意味着失去。“一个著名的历史故事说,一个罗马人把自己的披风剪成两半与人分享,结果两人各自披着半件披风都挨了冻。这个故事里的分享是没有回报的失去,而在中国思维中,分享带来共赢。”
巴拓识称,从长远来看,中国这种智慧是创造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经济的唯一途径,也是建立有效团结不同文明的唯一途径。
欧洲需要更全面了解中国
2021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欧盟大规模复苏计划的启动之年。
巴拓识表示,未来希望看到中欧之间能有更多合作。“中欧双方是天然的、理想的合作伙伴。这种合作应该以多维度方式来实现。”例如,双方都有推动能源转型的需求,在这方面欧洲的技术优势可以与中国的市场优势合作,通过共同开发技术商业化合作的形式,双方应该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他认为,除经济合作之外,欧中还需要更多文化上的相互承认,需要相互包容和开放的心态。彼此理解,彼此信任。只有这样,双方才能更好合作。
在巴拓识看来,欧中双方需要进一步加深了解。“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欧中彼此还有太多过于简单和刻板的印象。但总的来说,中国人对西方的文化探索要深入得多,欧洲人应该更多和更全面地了解中国。”
巴拓识还提醒说,大多数中国人只是通过美国化的英语视角来看待西方文化,但英语世界并不是西方唯一的文化中心。西方文化最核心也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就是多元化。从严格意义上来看,并没有“唯一的标准化的西方文明”,它是一个和而不同的联合体。如果只关注英美文明,就容易忽视欧洲文明中其他极为关键的元素。
“当今中国肩负着巨大的挑战和重大的责任。我希望中国能够成为一个连接不同世界文化的桥梁。如果未来我们这个星球要获得充满希望的未来,那绝对不能是建立在自私的个人利益之上的。因为这一理想实现的标志必然是和平、正义和充满希望的生活。”巴拓识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