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境外宽松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值得关注
中新社北京2月9日电 (记者 魏晞)中国央行8日晚间发布《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其中以专栏形式提醒要关注大国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
中国央行报告称,2020年3月份以来,为应对疫情对经济运行和金融市场的冲击,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央行出台大规模货币刺激措施。2020年美联储、欧洲中央银行、日本银行资产负债表分别扩张了77%、50%、23%,全球流动性极为宽裕。
报告指出,境外宽松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值得关注。一般而言,主要央行实施宽松政策过程中,其境内流动性会向境外漏损。但在过去,危机时期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容易引发市场恐慌,导致资金出于避险目的又回流主要发达经济体,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漏损对政策效应的影响。
本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过程中,全球流动性回流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规模减少。比如,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外资持有美国国债比例上升3.3个百分点,而2020年前11个月,外资持有美国国债比例下降了3.8个百分点。相较而言,中国形势好,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2020年境外资金流入中国债券市场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60%以上是境外央行的长期资金,购买的主要品种是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
“当然,长期来看,随着疫情得到控制、经济复苏态势明确,主要经济体央行宽松货币政策将可能退出,届时资本流动方向也可能出现变化,这对中国这样的超大型经济体而言是正常的,但也要防范相关风险。”
报告指出,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过去10年对世界经济增长实质贡献平均达到30%左右,宏观政策溢出效应显现,不再单纯是发达经济体宏观政策溢出效应的被动接受者。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2.3%,是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有利于带动全球经济恢复,进而有利于其他主要经济体未来恢复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进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