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12月5日电 (许婧 高志苗)在5日举行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端论坛暨“十四五”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研讨会上,上海财经大学讲席教授、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学良教授发布了《2019-2020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长三角地区有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坚实基础,现已形成“大树底下好长草”“大树底下好乘凉”的跨省域协同发展格局;未来,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应向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三高”迈进。
自2003年以来,上海财经大学研究团队持续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连续18年出版18本《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系列丛书资料全面、内容详实,选题紧跟国家区域发展前沿命题,研究成果总体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19-2020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以长三角一体化与区域协同治理为主题,紧扣“高质量”与“一体化”两个关键词,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与区域协同治理的现实基础、战略意义、路径举措等进行了系统阐述。
基于多年研究成果,张学良教授团队形成了对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新的认识、新的框架体系。张学良指出,长三角地区有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坚实基础,现已形成“大树底下好长草”“大树底下好乘凉”的跨省域协同发展格局。
报告提出,随着中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长三角社会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从量的提升转到质、量共抓的新时期,要在积极探索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路径的基础上,向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三高”迈进。
张学良进一步解释说,上述三者的逻辑关系在于,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是高品质生活的路径,高品质生活能带来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也能够为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做好服务。长三角要抓住“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其背后的逻辑体系就是要最终实现民众的高品质生活。长三角地区各个城市都具备追求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条件,但更重要的在于从一个城市的“三高”走向整个区域的“三高”,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报告建议,既要保证长三角有速度的增长,又要实现有质量的发展,不妨以“多彩增长”为目标,将关乎百姓福祉的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上升到与经济增长同等的高度,深化传统橙色增长、坚持创新金色增长、塑造生态绿色增长、传承文化青色增长、深挖公共服务蓝色增长、共筑区域协同紫色增长,共同助力长三角建设成为强劲活跃的世界级城市群。
本次论坛指导单位为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由上海财经大学和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主办,上海财经大学科研处和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共同承办,由上海财经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协办。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