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发挥“银税互动”作用助力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司副司长韩国荣表示,截至4月20日,各地税务部门利用税收大数据已经为4980户原材料短缺的企业匹配了9.99万户供应商,帮助企业有效实现采购1400多户,共计成交金额29.5亿元。
韩国荣表示,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5批23项税费优惠政策,分别聚焦疫情防控和支持医疗救治工作,聚焦减轻企业的社保费负担,聚焦帮助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聚焦稳外贸、稳外资,聚焦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
据记者了解,上述23项税费优惠政策,包括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给予税费减免。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等行业企业,亏损结转年限由5年延长至8年;对纳税人提供公共交通运输服务、生活服务,以及为居民提供必需生活物资快递收派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免征航空公司应缴纳的民航发展基金。各省(区、市)对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企业给予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
中国财政预算绩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自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政策,促进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增强了企业恢复生产的动力。对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企业给予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可以减轻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较重的房租负担,引导其能够快速恢复正常的经营活动。
“初步估算公司及子公司可减免房产税240万元、城镇土地使用税1.3万元。”根据疫情防控相关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政策,上海崇明供销商业(集团)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顾雪春计算了可减免的金额,“这个税收政策‘红包’,将有力缓解公司流动资金的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韩国荣表示,目前各地区、各行业复工复产正在有序推进,但是受疫情影响,各地进度有快有慢。因此,助力产销对接、疏通产业链堵点、推动上下游协同复工复产就非常重要。为此,税务总局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税务部门进一步挖掘税收大数据潜力,做好税收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工作。
对此,张依群表示,税务部门利用大数据精准落实税费优惠政策,有助于协调解决企业在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原料采购等难题,解除了其后顾之忧,助力企业加快复产复销,增强企业发展的信心。
韩国荣表示,税务部门在依法保护纳税人的商业秘密和尊重市场规则的前提下,多渠道了解企业诉求,及时收集企业在原材料采购等方面遇到的困难,依托各地税务部门的信息平台,利用税收大数据,从供销两端进行全面分析,精准匹配供应商。在征得供需双方同意后,向需求方推送商品供应方信息,由供需双方自主自愿实现产销对接。
“浙江省的某水产出口企业,由于受到国际疫情的影响,出口订单受到了很大冲击,迫切需要寻找国内的采购商。了解到相关需求以后,当地税务部门依托浙江税收大数据平台,马上为他们筛选匹配了下游合作公司,帮助企业将部分原打算销往海外的水产品以内销的形式销售出去,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韩国荣说。
韩国荣强调,税务部门利用税收大数据精准帮扶企业的复工复产,是在纳税人自愿的前提下进行的,并严格依法保护纳税人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不会出现数据泄漏和滥用的问题。下一步,税务部门将继续发挥好税收大数据的优势,不断优化拓展服务,尽力帮助企业来解决它们的实际困难,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助力企业复工复产贡献税务力量。
关键词: 税费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