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种业市场接近6000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种业市场

首页 > 热闻 > > 正文

日期:2019-12-16 09:51:48    来源:经济日报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乔金亮

在农业领域,种业被称为农业的“芯片”。一粒小小的种子涉及农业的方方面面,一个国家的农业是否强大,种业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良种作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提高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近日,新的一季南繁育种正在海南开展。与此同时,农业农村部在海南召开全国现代种业发展工作会议,业内权威农业专家、育种家和种企负责人纵论现代种业发展,共议从种子大国迈向种业强国的点滴。

自主品种成为主导

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种业是农业的“芯片”。目前,我国种业市场接近6000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种业市场。

“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已由2010年的90%提高到现在的95%以上,实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表示,目前我国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节水小麦、优质水稻品种选育取得新突破,第三代杂交水稻亩产突破1000公斤,继续保持国际领先优势,玉米良种选育出京科968等一批可与国外抗衡的新品种,抗虫棉实现了国产化,国内种植的水稻、小麦、大豆、油菜等都是自主选育的品种。

水稻育种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及其团队正在开展第三代杂交稻研究。让他高兴的是,今年第三代杂交稻取得了重大突破,“叁优1号”在湖南衡阳作双季晚稻试种,2公顷地平均亩产达1046.3公斤,远超我国晚稻平均亩产398公斤的水平。“我虽年近九十,仍心怀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就是不断追求高产,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现正逐步变成现实;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让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全球现有水稻1.6亿公顷,如有一半种上杂交稻,则可增产1.6亿吨粮食,多养活5亿人口。”袁隆平说。

小麦育种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振东说,三年来小麦育种家们先后开展了抗赤霉病、抗旱节水、优质强筋小麦绿色新品种展示活动,大大促进了品种的区域布局。目前,攻关单位育成品种年收获面积在1亿亩左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0%。下一步,将培育新型绿色优质小麦品种,细化品种特性。

玉米育种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戴景瑞近年来牵头攻关适宜全程机械化作业的玉米新品种。联合攻关组率先在东北中熟春玉米区和黄淮海夏玉米区开展国家籽粒机收区域试验,制定了适宜机收籽粒玉米品种的国家标准。4年间共完成387个品种的区试、629个品种的对比试验,测试规模达1.3万亩以上,已有31个机收籽粒类型品种通过了国家审定。“下一步,将发力种质资源精准鉴定与评价,加强绿色高效品种选育与测试。”戴景瑞说。

大豆育种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盖钧镒介绍,近年来我国大豆需求量持续攀升。国家大豆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项目启动以来,在品种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成员单位共培育大豆新品种207个,其中国审品种40个,筛选出一批适合不同产区种植的新品种。这些品种产量比当地主栽品种增产5%以上,抗两种以上病害。攻关组将创新育种技术,选育高产、优质专用品种,在有限面积上逐步提高供给水平,降低进口依存度。

聚焦种质资源保护

今年9月份,4头巴山青峪猪受孕母猪在四川巴中陆续产仔25头,其中22头健康存活。这是全国首例将非基因编辑体细胞克隆技术运用于地方猪资源保护的成功案例。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说,四川是全国种质资源大省,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75000余份,拥有地方畜禽遗传资源64个。四川省对7个地方猪品种开展了体细胞、血液、组织等遗传材料制作及保存,探索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应用于地方巴山青峪猪保种取得新突破。

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万建民说,农科院作为牵头单位,与全国350多个单位经过30年协同努力,已建成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共享体系,长期安全保存种质资源50万份,位居世界第二位。

“养好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猪群,不可能依靠进口种源。眼下恢复生猪生产,种源是关键。”国家生猪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山大学教授陈瑶生说,我国实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以来,遴选了近100家生猪核心育种场,核心育种群高峰时约15万头,创建了全球最大的国家种猪数据库。我国有80多个地方猪,是育种创新的重要资源。长期看,种猪产业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预计10年内前30家大型养猪集团将有望具备全国一半以上的产能,全新的国家和区域性种猪育种体系将主导生猪种业。

种质资源是支撑种业核心竞争力的“芯片”。韩长赋认为,这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工作,也是战略性长期性工程,要明确保护优先、保用结合、以用促保的思路。系统开展种质资源登记,实行身份标识管理,推动共享利用,鼓励创新型企业参与资源保护,探索多元化利用机制。

参与国际种业竞争

近年来,全球种业行业开展了一场跨领域、深层次的格局重构,国际种业巨头通过相互并购已呈现出“强者恒强”格局,以基因编辑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全球种业技术领先优势与市场垄断地位结合的特征更明显。与此同时,国内种企正面临着由分散走向集中的转型升级。

针对以上情况,种业“走出去”步伐加快,30多家企业在境外设立了研发机构,国内企业先后收购国际种业龙头。其中,隆平高科已进入全球种业前八强。“目前,公司杂交水稻种子业务全球领先,国外种植杂交水稻面积达1亿亩以上,玉米、辣椒、黄瓜、谷子、食葵种子业务国内领先。”隆平高科副总裁彭光剑把企业育种的成果归功于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白羽肉鸡几乎全部依赖国外种源。”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傅光明说,为摆脱种源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从2015年开始,圣农集团响应国家肉鸡遗传改良计划,开展白羽肉鸡育种攻关。4年来,投资7亿元,新建原种核心育种场,与多所院校开展技术合作,终于选育出国内第一个白羽肉鸡配套系SZ901。2019年初,国外公司威胁“断供”祖代种鸡,圣农集团决定停用外企原种,采用SZ901配套系来组织生产。“计划到2022年,除满足集团种鸡自用外,可为全国提供白羽肉鸡种源。”

目前,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是45%,对畜牧业发展贡献率是40%,有较大提升空间。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司长张延秋说,我国农产品总体还是大路货多,优质绿色品牌产品少,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突出,质量效益不高。良种作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要在品种选育上取得新突破,培育更多区域性、个性化品种,从源头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也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关键词: 种业市场

下一篇:11月份汽车产量增速明显高于销量
上一篇:徐盐高铁,连镇高铁连淮段,成贵高铁正式开通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