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伐木而生的鲁甸乡转型成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云药之乡”

首页 > 热闻 > > 正文

日期:2019-12-06 10:50: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从林业基地到云药之乡云南丽江鲁甸乡完成生态转型蜕变

图为和云在展示种植基地里的重楼 杜潇潇 摄

记者5日在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鲁甸乡看到,成片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建在大山深处。鲁甸乡90%以上的农户种植中药材,主要中药材品种发展到38种,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云药之乡”。

鲁甸乡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老君山腹地,低纬度高海拔的特殊地理环境,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小生态气候,这里几乎汇集了横断山脉所有的植物种类,生长有贝母、天麻、当归、半夏、重楼、龙胆、茯苓、五味子、何首乌、木瓜等百种天然植物药,计264科2010种,占《中药大辞典》入典药物5767种的34.9%。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环境优美的“云药之乡”曾经是靠伐木而生。

作为滇西北最大的林区,在木材大开发的年代,鲁甸人全乡齐上阵,男女老少齐动员,58个木材加工厂,近270多辆运输汽车,几千头犏牛直指原始森林。

图为鲁甸乡的中药材种植基地 杜潇潇 摄

图为鲁甸乡的中药材种植基地 杜潇潇 摄

“木材大开发虽然给鲁甸带来了一时的富足,随着金沙江上游天然林禁伐,鲁甸经济一落千丈。”鲁甸乡党委书记张凤超告诉记者,1998年长江中下游爆发了特大洪水灾害,这次洪水灾害让人们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鲁甸乡发展的路子越来越清晰,发展的效果越来越好。根据鲁甸极为丰富的药材资源和市场需求,以发展药材种植为主,药材产业得到了大发展,规模从1万亩扩大到6万余亩,全乡90%以上的农户种植药材,药材品种从10余种增加到30余种,种植大户100多户,并走出了一条公司+基地+农户,土地合理流转的产业发展路子,创造了“三集中一到位”的鲁甸模式,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林区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和云是土生土长的鲁甸人,曾经做木材生意的他是鲁甸乡“转型大军”中的带头人。“我当时的想法就是发展一个产业,希望今后我们的祖祖辈辈都可以依靠这个产业生存下去。”和云如是说。

怀揣着这样的初衷,和云开始种植滇重楼,并创立了丽江云鑫绿色生物开发有限公司。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公司已经在玉龙县鲁甸乡鲁甸村拉美荣建成了1600亩的滇重楼栽培示范基地,种植滇重楼、贝母、珠子参、附子、木香等不同品种的药物。如今,基地年生产滇重楼种子达到2500公斤以上,培育种苗1500多万株,已经成为了我国最大的滇重楼种植基地。

在和云及其他一批中药材种植大户的带动下。2017年,鲁甸实现全乡脱贫。2018年,鲁甸乡户均收入突破8万元人民币,人均收入突破1.5万元人民币。

据统计,2017年末,鲁甸乡中药材种植面积达60853.38亩,其中木香25207.2亩,秦艽14901.5亩,桔梗6313.4亩,重楼1998.98亩,续断1594.5亩,黄山药873.6亩,珠子参280.7亩,人参34亩,全乡90%以上的农户种植中药材,主要中药材品种发展到38种,全乡产业大户达100多户。

同时,鲁甸乡还对濒危珍稀植物药进行保护性繁殖,从而基本形成了药材品种多,门类齐全、优势突出的格局,鲁甸已经真正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云药之乡”。(完)

关键词: 鲁甸乡 云药之乡

下一篇:浙江省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现场会召开
上一篇:中国城市群品牌发展成效显著,但存在区域品牌发展分化以及区域品牌带动作用不足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