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国每天诞生近2万家企业。一家家朝气蓬勃的创业企业,汇聚成澎湃的创新创业创造热潮,为中国经济注入了充沛活力。
经济下行压力之下,创业热情还高不高?创业企业能否成为稳增长的有力支撑?如何进一步激活创业企业?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调查走访了北京、上海等地多家创业企业、投资机构。
稳增长的生力军
千军万马稳住就业大盘,勃勃生机开启美好未来
“10秒钟,我们的洗衣粉卖出100万元!”刚过去的“双11”,品牌创立不到两年的洗护用品企业“森林海洋”在网上热销,让创始人周大凯很是开心,“咱们主打的洗衣粉具有免搓洗、无残留等特性,紧贴市场需求,直击行业痛点,所以才这么火。”
经济下行压力下,创业企业的状况如何?一连走访近10家创业企业和团队,我们感到更多的,是积极的信号,是勃勃的生机。
实力不容小觑——有的企业刚刚起步,便表现出势如破竹的迅猛势头。
“预计年底前,我们会有大动作——发射国内商业航天第一颗低轨宽带卫星!”作为一家2018年4月才投入运营的商业航天企业,“银河航天”刚出生就步入了快车道,员工已超140人,合伙人、副总裁刘畅介绍,公司管理团队运营经验较为丰富,研发团队招揽了全国顶尖人才,技术储备先进,“投资人也很给力,发展快不奇怪。”
“与我们合作之后,单体酒店的平均入住率能从60%提升到70%—75%,单房营业收入提升20%。”今年2月,夏青宁在上海创办了“你好酒店”。这家新型酒店管理公司要做的,是像工业互联网为中小制造企业赋能一样,用整套酒店智能解决方案为单体酒店赋能,提升其竞争力。夏青宁说,“现在正是单体酒店转型升级的好时机,‘你好酒店’颇受市场欢迎。8个月,就进驻了200座城市,与1300多家酒店展开合作,力争5年左右覆盖2万家!”
定力令人钦佩——有的企业成立已久、谈盈利尚早,却依然在埋头坚守、悉心耕耘。
“我们正在研发的核心技术,是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在人体内可降解的心脏支架,全球独有。”来到位于北京大兴的中关村医疗器械园,阿迈特医疗器械公司董事长刘青告诉记者,医疗器械的研发周期很长,公司虽已创立8年,但直到今年才完成动物试验、转入临床试验阶段,“做仿制品,省时、省事、回本快,做创新产品,所有都得从头开始。可是既然选择走这条路,就一定要坚定地走下去。如果一切顺利,公司在2024年会拿到产品注册证,到那时我们才有资格谈盈利。”
潜力值得期待——有的企业尚未推出产业成果,可一旦“激活”,就可能爆发惊人能量。
走进位于中关村的知存科技公司,创始人王绍迪在实验室里指着一块手指甲大小的芯片告诉记者,“别小瞧这个存算一体芯片,虽然外观和传统芯片差不多,但它的存储器也能运算,计算效率是传统芯片的20—50倍,成本还能降低到原来的1/5。”作为知存科技A轮融资的投资者之一,普华资本的合伙人蒋纯认定,王绍迪团队的成果和世界水平同步,是这个方向上最可能脱颖而出的国内团队。
千万家创业企业群雄并起,为中国经济注入了不竭动力。
“刚成立一年,我们就吸纳了20人就业”“虽然没盈利,可我们每年都能提供40多个稳定岗位”……采访中,不少创业企业对自身解决就业的贡献颇为自豪。“创业企业虽小,却能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进而也通过稳就业带动稳增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吕薇说。
一家家活力四射的创业企业,也开启了中国经济的未来。
“新一轮创业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以创新带动创业。许多创业企业不是亦步亦趋、简单复制,而是瞄准了新兴领域、细分市场,在技术、产品、商业模式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吕薇认为,这些创业企业的不断涌现为中国经济注入了强大的新动能,也将通过促进市场竞争、加速结构调整,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行稳致远。
创业仍是好时机
市场不“炒”了,资金不“热”了,反而为创业提供了更加平稳的环境、更加有利的时机
数家共享单车企业破产,一些“互联网+”创业企业关门……去年以来,创业圈的一些负面消息也令人担忧:当下还是创业好时机吗?
投资机构近两年的决策走向或许可以做些参考——“对天使投资而言,资本热潮已经过去,机构拥有的资金量有一定下降,投资将更加谨慎。”青山资本创始人张野认为,不同于2014—2015年资本井喷期时大量资金涌入、创业企业估值虚高的情形,如今的投资者更加谨慎。
与此同时,真正的好项目仍然抢手。“虽然商业航天投资规模巨大、回报周期很长,但各路资本很看好这个产业的长远发展,纷纷跟进。”刘畅表示,银河航天近两年已获得建投华科、顺为资本、IDG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支持,新一轮融资估值高达50亿元,“好项目永远是稀缺品。对创业者而言,市场上永远都有机遇,关键要看项目本身的质量。”
采访中,企业普遍认为,市场不“炒”了,资金不“热”了,反而为创业提供了更加平稳的环境、更加有利的时机。展望未来,几乎所有企业都表示乐观——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让他们看到了广阔的成长空间。
“在我国农业种植中,人工喷洒农药的方式还很常见。如果像发达国家那样,普遍改用无人机,会催生一个500亿元的大市场。”2017年,80后朱宏宇创办天和智航公司,看中的正是国内农用无人机市场的巨大潜力。
“固定翼无人机体量大,可实现不了精准作业,家用无人机操作方便,但覆盖范围较小。”朱宏宇说,天和智航瞄准了原来市场上50公斤载荷农用无人机的空白,通过研发成功推出新产品,现已收获海南农垦等重点客户,“农业市场是片蓝海。只要我们能在细分领域拥有核心产品,肯定能干出一番事业来。”
家庭消费领域,潜力同样巨大。“以前,一个家庭花200元、买4大袋洗衣粉,就能解决一年的洗衣需求。现在,婴幼儿衣物、贴身衣物、羊毛羊绒、丝绸制品等洗护场景越发丰富,让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周大凯认为,需求从粗放到精细,使洗衣粉的消费规模可能成倍增加,“作为‘小快灵’的创业企业,我们更善于快速响应这些细分需求,打开新的市场。”
“市场是最好的试验场。只有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并坚持下去,才可能将一件事做好。”夏青宁说。采访中,几乎所有创业者都对自己的选择十分坚持,对未来充满信心。
未来大有可为
亟待解决资金问题、优化竞争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去年,我们融资最困难的时候,从中关村管委会申请下来500万元高精尖项目补贴,解了燃眉之急。”刘青告诉记者,过去8年,阿迈特从地方政府部门得到的扶持资金约有3000万元,还享受了场地租金优惠等暖心政策,“尽管我们要‘长到10多岁’才能创造利税,但政府部门并不‘嫌弃’,反而给创新持续的帮助、足够的耐心,这是巨大的进步。”
“降低门槛、简化程序、加快审批,创业便利化举措越来越多;设立孵化器,推出产业扶持基金,创业服务越来越周到;大幅度减税降费,创业成本越来越低。”吕薇认为,近年来,通过采取一系列鼓励创新创业的有力措施,我国的创业环境已经显著改善,为创业企业提供了逐梦奋斗的舞台。
下一步,应采取哪些举措,更加充分地激发创业企业活力呢?一道听听企业的诉求和专家的说法。
解决好融资问题,让金融活水浇灌创业企业。
创业企业开张营业,“钱从哪来”是头号大事。不少企业反映,由于创业企业本身抵押品较少,很难从银行贷出款来;有的银行提供了股权抵押贷款产品,但期限短、金额小,对企业的帮助较为有限。
“要让金融机构更放心地把钱交到创业企业手中,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降低他们放贷的风险。”德勤中国副主席吴卫军建议,应当加快我国的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打造更加诚信的市场环境,“让那些真正有好项目、急需资金的创业企业更方便地借到钱。”
打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保护好市场“幼苗”。
“创业企业成立不久,抗风险能力往往较弱,这要求政府管理部门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产权保护,更加公平地进行监管,保护他们的正当权益。”吕薇列举道,比如,处理好大中小企业的关系,避免大企业在创业企业面前“店大欺客”、拖欠款项;又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创新型创业企业的看家本领往往就是新技术新产品,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创业。”吕薇同时表示,在对新兴业态进行包容审慎监管的同时,政府部门对一些可能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也要及早发现、有力规范,从而让创业企业在健康良性的轨道上发展。
营造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
“任何时候,创业都是有风险的。创业的成功,往往也是在失败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吴卫军认为,在中国,有巨大的经济体量做支撑,创业的平均试错成本相对较低,而一旦创业成功,正面效应则是巨大的,“为此,一定要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让创业者大胆去闯、放手去干。”
“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好的创业土壤、最多的市场机遇,在新经济领域,有许多新型基础设施和新技术应用都已跻身世界前列。”张野的话代表了不少创业者的心声:在这样的时代机遇面前,只要练好内功、做好自己,就会赢得市场、赢得回报。
关键词: 我国每天诞生近2万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