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新网上海5月29日电 (记者 陈静)干垃圾焚烧发电,尝试养殖黑水虻让湿垃圾富余资源生物转化“变身”优良蛋白饲料,利用AI技术打造生活垃圾转运环节品质识别系统,生活垃圾“快递式”精准可溯可控……记者29日了解到,在实践和探索中,上海不断创新,以新技术赋能,让垃圾分类更加“时尚”。
除了持续加大转运和垃圾处置能力,上海十分注重垃圾的资源化利用。记者当日走访了承担着上海80%生活垃圾转运处置任务的上海城投集团。据了解,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是垃圾处置的重要一环。为此,上海不断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点—站—场”运营体系,大力发展干垃圾焚烧发电,有力拓展湿垃圾制沼发电、沼渣利用,通过引入生物技术分解厨余垃圾,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资源化”。
上海城投构建了“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信息平台”。 上海城投集团供图据介绍,在生物能源利用和再生建材利用方面,上海正加快推进富余资源生物转化、厌氧沼渣深度利用和利乐包资源化利用。据透露,黑水虻生物转化养殖试验项目就是利用湿垃圾实施的富余资源生物转化新探索,该项目每日可消耗50吨有机质;通过转化,可实现20%的水虻蛋白,变身喂养畜禽的上等优良蛋白饲料;黑水虻还可以实现20%虫粪肥料转化率,成为农作物的优质有机肥。
此外,由上海城投负责运营的5座建筑垃圾厂,处理能力达10500吨/日,主要采用“粗分选+多级分选筛分+多级破碎,辅以磁选和智能分选”的处理工艺,生产出再生骨料、回填材料、制再生砖、制水泥砂浆等产品,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据透露,上海生物能源再利用中心三期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项目建成后,老港基地湿垃圾总处理能力将达到4500吨/日,或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湿垃圾深度资源化利用基地之一。
据悉,迄今为止,上海城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已覆盖嘉定、青浦、徐汇、黄浦、浦东、静安六个区,布设回收点位5210个。5年来,“玻、衣、塑、纸、金”全品类回收量累计达到35.1万余吨。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积极推动再生资源行业多元化发展也是上海的一个探索方向,2022年以来,上海城投集团携手多家知名连锁企业,开展低价值可回收物回收试点。
进入数字化时代,上海打造了“数字环境”管控信息化体系,实现生活垃圾运输处置全流程精准控制、智能指令指挥作业、生产要素全局调配、过程管理实时在线,让生活垃圾转运进入“快递式”精准可溯可控物流时代。
上海城投集团打造的智能化系统可实现对湿垃圾分类品质的智能预警和监管。 上海城投集团供图在日常垃圾投放和转运过程中,如何准确地判断出混杂其中的不合格异物,并形成有效证据链为垃圾分类管理提供依据,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难题。上海城投依托“数字环境”管控信息化体系,率先打造生活垃圾转运环节品质识别系统。据介绍,通过AI技术对生活垃圾图像和视频进行实时分析处理,该系统可实现对湿垃圾分类品质的智能预警和监管。
监测显示,该系统的抓拍率、检出率、准确度及误识别率等各项性能指标均在行业领先,有效降低了湿垃圾品质监管的复杂度,有利于倒逼上游的垃圾投放和清运环节的分类操作,提升垃圾分类品质,最大化支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上海城投集团方面对记者表示,今后将全力提升垃圾分类转运处置能级,全面融入上海无废城市建设大局,大力推进“无废城投”建设,有力提升上海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推动垃圾分类创新模式不断升级、交出低碳生活新时尚的优秀“答卷”。(完)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