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长沙12月17日电 题:花钱求“好眠” 中国睡眠经济市场可期
作者 张雪盈
拉紧窗帘、点好香薰、播放一段定时白噪音,再戴上蒸汽眼罩入眠……这是23岁长沙妹子周婧喆睡前的固定动作。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每年在睡眠上的支出约为3000元(人民币,下同),小到硅胶耳塞,大到乳胶枕头,凡是经济承受范围内的助眠产品,几乎都有尝试。”周婧喆指着自己书架上现存的3罐香薰向记者介绍。
天猫数据表明,2022年以来,在淘宝平台搜索“助眠”相关的产品同比增加近500%,其中睡眠仪销量同比增长914%,褪黑素销量同比增长40%,不同年龄层正以各自的方式寻求“好眠”。
从眼罩耳塞到助眠香薰,从晚安电台到ASMR视频(一种助眠视频)……近年来,睡眠经济在中国内地悄然兴起,由以往的床具纺织品延展至睡眠保健品与助眠APP领域,产品朝多元化趋势发展。
艾媒咨询《2021年中国睡眠经济行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睡眠经济市场规模已超4000亿元,其中,曾购买助眠产品人群中,年龄在22-40岁的占比达到84.3%。
得益于睡眠经济的蓬勃发展,诸如“哄睡师”一类的新职业也随之诞生。“目前,我通过兼职哄睡师获取的劳动报酬约占总收入的30%。”安徽“95后”哄睡师小鱼(化名)表示,不同于专业的睡眠障碍治疗,哄睡师所提供的助眠服务是辅助性的,如口述一个简单的睡前故事,又或者充当消费者的“秘密树洞”。
“我接到的绝大多数订单来自于‘90后’和‘00后’,主要囿于工作与学习压力,基本在接受服务的15到30分钟内就能睡着。”小鱼认为,多数购买“哄睡”服务的年轻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失眠,而是在寻找自己的情绪出口。因此,一名合格的哄睡师,不仅要拥有较好的声音素质,还需具备一定的心理学基础。
不可忽视的是,年轻消费者之所以会通过各种途径购入“好眠”,其本质是为与糟糕的睡眠质量及紧绷的大脑神经作斗争。《2022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显示,19-35岁青壮年是睡眠问题高发年龄阶段,失眠率占总人数的30%。
“年轻人购买助眠产品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调适,但助眠效果却因人而异。”湖南省脑科医院睡眠障碍与神经症科主任、湖南省医学会睡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曾宪祥认为,消费者在借助“外力”提升睡眠质量的同时,也应培养正确的睡眠习惯,如保持规律作息、缓解睡前焦虑、减少卧床时间等。
“但患者如一周内出现三次以上失眠且时间持续三个月以上,则应及时到专业机构就诊,以免导致慢性顽固性失眠发生。”曾宪祥说。(完)
关键词: AS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