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1月19日电 题:让技术和视觉都“活”起来——访知象光电研发团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记者 张素
3D视觉感知技术,可以让人工智能更好地“看”懂三维世界。当3D视觉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时,已深耕这一领域近十年的知象光电研发团队,正在努力让更多技术和视觉都“活”起来。
手握“王牌”,打通“任督二脉”
“我们以高精度3D相机产品及技术为核心,与各行业需求进行嫁接,通过利用3D成像技术解决各行业发展痛点。”知象光电创始人周翔近日在受访时说。
距今走过8个年头的知象光电,由来自西安交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香港理工大学等高校的博士创立。经过多年耕耘,他们手握3D成像算法和智能解决方案等多个技术“王牌”。
与此同时,这个团队打通技术和专利的“任督二脉”,让产品具有低成本、低能耗、高集成度、性能稳定等优势。周翔举例说,他们早期研发的一款扫描仪,精度可与市面上售价在5000美元以上的产品媲美,但因为突破了底层核心技术,成本只有其数十分之一。
截至目前,他们的成果已被用于轨道车项目的逆向设计和质量检测——通过对发动机缸体表面及内部结构进行扫描,从而高质、高效获取高精度3D数据。他们还为机器人智能焊接提供3D视觉解决方案,实现产线对钢材轮廓的自动识别、定位、焊接和检测。
周翔解释说,这不仅可以助力用户实现自动化升级,还能为全球更多创客和设计师节省建模时间、提升建模效率。
结合需求,让技术“活”起来
周翔曾在高校任教,有一份体面而安稳的工作。如今说起走出“象牙塔”创业的动力,他的回答是希望自己的技术被用于实际产品、创造实际价值,让技术真正“活”起来。
说来容易,走出校门后,他带领团队至少花了4年时间才解决成套系统化技术。周翔说,尽管期间遇到的困难比如流片失败、客户退货等也不少,但他始终没有动摇,那就是要保持定力,把真正有用的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团队的这份坚持得到了广泛认可。比如,因为选择的技术路线被看好,他们在创业之初得到来自中科创星的天使轮融资;又如,众多海外用户认为这个团队有潜力、有未来,自愿成为“小白鼠”,为尚有缺陷的产品积极提出修改建议。
“其中许多用户是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地,与我们素昧平生。然而面对他们的期待,我们也不敢有任何放松懈怠。”周翔说。
瞄准未来,助推“3D生态链”
据预测,全球3D视觉行业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时的68亿美元,到2026年升至270亿美元,并将在消费电子、汽车、医疗及安防等领域实现快速发展。另有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增速超过46.79%。其中3D视觉市场约为200亿元人民币。
外界注意到,随着图像图形、语音视频等领域创新在“十四五”规划中被列为科技前沿领域攻关重点,3D相机底层技术取得突破性发展,3D视觉行业迎来新的机会。
周翔分析说,随着产业的成熟,分工会更加明确,3D生态链逐步形成。硬件会逐步走向标准化、模块化、平台化,软件和解决方案会走向行业化,服务会走向场景化。
“行业方兴未艾,我们会瞄准‘标准化市场’继续布局、不断迭代,推出更多具有超高性价比的‘工具’,为更多从业者赋能,为整个3D视觉行业提供生态基础工具。”他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