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新网杭州8月5日电(郭其钰)“那些已经取得营业执照,却没有到公安机关办理行业纳管手续的网约房,房源信息和入住人员信息都无法被监测到,我们称之为‘隐形网约房’。”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部主任柏君告诉记者。
去年11月在办理一起贩卖毒品案时,柏君从买毒人龙某某的证言中挖到一条线索——为了防止被人发现,尚未成年的龙某某买毒后躲在一家网约房内吸毒。检察机关调查后发现,这家持有经营执照、正常营业的网约房,在公安机关的住宿登记系统中却查不到任何记录。
“缺了行业纳管手续,经营主体信息就没有被登记进系统,后续的经营也不会被记录,就像隐形了一样,游离在监管之外。”柏君说,事实上,网约房不办理纳管手续的行为已经违反了《网络预约居住房屋信息登记办法(试行)》相关规定。
这是无意疏漏还是有意躲避监管?是偶发个例还是多发存在?柏君认为,“隐形网约房”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利用,对案件侦查取证造成阻碍,不利于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为此,检察机关决定对网约房业态进行一次“扫描”排查。
借势浙江数字化改革,临平区检察院成立数字办案组,搭建了网约房业态治理检察监督模型,通过数据碰撞,辖区内1000余家网约房浮出水面,其中100余家未入纳管的“隐形网约房”现出原形。检察机关掌握了未成年人异常入住情况,违反强制报告制度的网约房经营主体被精准锁定。
今年以来,在数字雷达助力下,临平区检察院依法立案监督3起涉嫌容留未成年人吸毒案件,向公安机关移送3条涉新型毒品违法犯罪线索和5条涉性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线索。
检察机关在办案中。 临平检察 供图据了解,通过制发检察建议,临平区检察院督促公安机关关停涉案网约房1家,停业整顿2家,督促30家网约房补办纳管手续。同时发现未成年人民事监督线索3条,通过支持起诉方式保障未成年人民事权益,目前已获法院采纳。
“数字雷达让未检业务统一集中办理如虎添翼,也全面推动了网约房业态治理。”柏君介绍,临平区检察院结合办案实际,对监督模型不断完善升级,形成网约房业态长效治理多跨应用场景,将网约房业态纳入常态化监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