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在线丨化工集聚区变身“城市绿肺” 北京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交出“生态答卷”

首页 > 资讯 > > 正文

日期:2022-08-01 09:34: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8月1日电 走进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大运河南岸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草木气息扑面而来。从污染严重的化工集聚区到生机盎然、风景如画的“城市绿肺”,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

污染企业调整退出


【资料图】

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是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于2018年12月开工建设。就在前一年,该区域还是一片工业大院,其中就有我国规模最大的丙烯酸及酯类产品生产基地,即占地约1.76平方公里的东方化工厂,于2012年停产,2017年拆除设备设施;以及周边63家工业企业,涉及金属制品、家具、化工、纺织服装、印刷、医药等十几个行业。

2017年,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报告反馈意见指出,污染企业调整退出力度不够。按照北京市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方案工作部署,要求对《北京市工业污染行业、生产工艺调整退出及设备淘汰目录(2014版)》中的重点行业、污染工艺企业实行停产退出,同时按照《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和《通州区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的要求,通过标准技术手段,加快园区转型,加速企业升级。

随着“有序推进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带动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的规划提出,北京城市副中心大力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全面腾退工业大院,盘活低效利用土地资源,将疏解腾退的土地还绿于民、造福于民,为副中心有效承接中心城区功能疏解,进一步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高精尖”产业提供空间和条件。

污染区纳入“生态保育核”

据悉,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的建设依托非首都功能的疏解,把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园林造景进行有效融合,将原东方化工厂主要污染区纳入“生态保育核”,通过保留自然植被、植物播种、种植混交林、异龄林等多种方式,构建不同类型植物群落,用生态的方法实施生态修复。

其中,“3+1”绿色风险管控体系既节约了高昂的污染土壤修复资金,又确保污染地块得到安全利用,对全国范围内的土壤污染绿色管控都具有示范意义。

一是阻隔风险,对原厂区内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采取阻隔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扩散、污染物向空气挥发。

二是自然恢复,对“生态保育核”实施全封闭管理,避免游客进入,让动植物、微生物在其内自然生长,重新恢复地块生态功能,并进一步杜绝人群接触污染地块的暴露风险。

三是“绿色评估”,对地下水和厂址区域内空气进行定期监测。

同时,建立“风险预警与应急响应”机制,对监测结果逐级评估,当污染物存在进一步扩散的风险时,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守住环境安全底线。

用生态的方法实施生态修复

将绿色空间与文化、科普、体育、休闲等城市功能深度融合,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已成为城市副中心最具活力的新地标。

在原东方化工厂、东亚铝业等老工业遗址上,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打造起近自然的森林景观和滨水空间,融合二十四节气文化、地域文化、森林文化和生态文化共同构成公园三十六景,构建起“一核、两环、三带、五片区”的“城市绿肺”。

其中,“一核”为生态保育核心区,“两环”分别为星形健身步道环和二十四节气环,“三带”分别为六环路景观带、大运河景观带、运河故道景观带,“五片区”则包括文化区、科普区、雨洪区、市民区和体育区。

自2020年9月开园以来,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成为承载着日常休闲、主题游乐、生态观光等多重功能的市民生态休息中心,成为了具有生命力的城市地标。(完)

关键词: 城市绿心 森林公园 滨水空间 生态保育核 城市副中心

下一篇: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