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新:雪糕何以成“刺客”

首页 > 资讯 > > 正文

日期:2022-07-11 05:57:18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雪糕何以成“刺客”


(资料图)

本报记者 瞿芃 文子玉

在便利店拿起一支雪糕,看似普通,结账时却发现价格高得惊人,还没吃就浇个“透心凉”……今年夏天,被网友调侃刺伤钱包的“雪糕刺客”引发热议,成为高价雪糕的代名词。

夏天,很多人都喜欢吃雪糕。本应“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雪糕,何以成为令人瞠目的“刺客”?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高价雪糕未明码标价,与平价雪糕混同销售

7月4日至7日,记者走访北京市西城区部分便利店和生鲜超市发现,虽然大多数店铺对雪糕明码标价,但仍有少数存在价签不全、更新不及时甚至张冠李戴等问题。

在一家便利蜂店,记者就一款没有价签的葡萄味雪糕向店员询价,店员建议“扫一下”,扫码结果为9.8元一支。在一家七鲜超市,一款没有价签的喜茶品牌雪糕“混”进了哈根达斯专柜,一款其他柜台乳酪产品的价签却贴在雪糕冰柜上。在一家多点超市,钟薛高、蒙牛等不同品牌雪糕混装在一个冰柜,仅少数有价签,从扫码情况看,最大价差超过12元。

“雪糕成为‘刺客’,首先在于没有明码标价,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没有得到保障。”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告诉记者,消费者拿着雪糕去结账,发现价格远超预期,即便完成付款,也违背了真实购买意愿,是被迫接受高价。

“消费者最反感的是,高价雪糕与平价雪糕混同销售,不进行明码标价。”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部主任陈剑表示,明码标价是经营者的应尽义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价格法》第十三条,以及7月1日起施行的《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第五条、第六条、第十二条均对明码标价作出规定,“就雪糕售卖情况看,确实存在有的经营者没有明码标价、侵害消费者知情权的现象。”

陈剑认为,明码标价体现了经营者的诚信程度,经营者明明白白告知,消费者心甘情愿买单,才能促进市场经济良性发展。“制造噱头、隐瞒价格,无底线打造网红产品,虽然可能令经营者短期获益,但最终会被市场淘汰。”

雪糕高价难以服众,噱头引发质疑

记者走访过的便利店和生鲜超市中,价格最高的国产雪糕是钟薛高草莓白巧雪糕,产自江苏南通,单支规格75克,售价22元。其余款式钟薛高雪糕,单支售价亦在14元至17元之间。

电商平台显示,钟薛高“杏余年”雪糕,每盒280克,两盒捆绑销售,总价从190元到239元不等,承诺“融化包退”。伊利“须尽欢”雪糕,其“团扇装”单支规格75克,4支售价在60元至79.9元之间。某知名白酒品牌与蒙牛联名推出的冰淇淋,单杯净含量75克,3杯售价最高达到410元。

记者在北京不同街区采访的10名消费者中,有9人认为相关品牌雪糕价格离谱,不会购买或者不会再次购买,1人认为“可能贵有贵的道理”。受访者均表示,雪糕单价不应超过5元,“怀念小时候的品牌”。

东北一家雪糕厂商负责人告诉记者,雪糕原材料价格确实在上涨,但不同品牌之间不应有这么大的价格差异,“雪糕毕竟是大众消费品,原材料不会有太大区别,如果有两倍差距就已经很高了。”

该负责人表示,自己作为冷饮从业人员,可能会去购买高价网红雪糕,看看“贵在哪里”。作为家长,就不一定给孩子买了,“感觉不值当”。

在陈音江看来,雪糕属于充分竞争产品,企业有自主定价权,如果因为原材料涨价、工艺品质提升等因素合理地提高价格无可厚非,但要做到贵有所值,不能通过制造噱头和概念去大幅提价,仅靠花式营销来提升短期关注度。

“雪糕涨价有多方面原因,除了消费需求更加多样、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上涨等合理因素外,还有一些非正常因素,如通过过度包装、制造噱头、虚假宣传等形式牟取暴利。”陈剑举例说,有的企业宣称产品“不加一滴水”,使用“特级红提”等,经过有关方面调查,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记者发现,除部分雪糕品牌价格虚高外,过度包装也须警惕。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今年4月公布的商品过度包装执法典型案例中,某品牌卢浮映月系列冰激凌包装空隙率不合格问题备受关注。

“就雪糕行业来说,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过度包装。”陈剑表示,过度包装带来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造成雪糕实际价值与包装后严重不符,还助长了不良的消费风气,影响整个雪糕行业的良性竞争。

平价雪糕受青睐,货真价实是正道

记者注意到,在“雪糕刺客”刺痛消费者的同时,老品牌平价雪糕正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青睐,被网友亲切地称为“雪糕护卫”。

美团平台数据显示,今年6月,平价雪糕订单量突破百万单,“雪糕批发”的相关搜索量同比增加323%。7月以来,5毛钱一袋、多年未涨价的“雪莲”,销售量比上月同期暴涨199%;陪伴几代上海人成长的“光明冰砖”,销售量环比上涨88%。

“网红雪糕热度很高,但平价雪糕依旧是外卖平台的消费主流。”美团平台消费研究负责人马聪告诉记者,从6月整体订单价格来看,3元以下的雪糕占比超过70%,“童年的味道又回来了。”

“我最喜欢吃的就是‘雪莲’‘绿舌头’‘小布丁’这些包装简单、物美价廉的雪糕。那些十多块、二十多块钱的太夸张了,完全没有必要,至少有十块钱花在设计、包装上了。”互联网公司职员陈雅楠坦言,前不久的一次购物中,得知自己挑选的雪糕单价9元,“坚决退掉了。”

前述东北某雪糕厂商负责人介绍,他们生产经营的雪糕品牌已有20多年,单价始终未超过3元,在相关区域的销售量每年都有一个小的递增。

在陈剑看来,品质保障、营养健康、简约环保、平价优质的雪糕才能更受消费者喜爱,在市场竞争中走得更稳、行得更远。

“我们认为,雪糕行业的发展要更加关注产品质量,以品质优良、营养安全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更加关注大众需求,在坚持产品创新的同时兼顾性价比,让消费者更多体会到社会发展带来的生活福利;更加关注节约环保,简约适度包装,反对资源浪费,践行绿色低碳生产;更加关注合理定价、诚信宣传,杜绝噱头忽悠、虚假营销,让消费者明白消费、放心买单。”陈剑告诉记者。

关键词: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下一篇:今日关注:外媒:拜登称正“逐一审查”对华关税
上一篇:全球速读:今年以来兑美元贬值超26% 匈牙利货币福林表现疲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