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租金399元起,换电能解决新能源车主的“续航焦虑”吗?

首页 > 资讯 > > 正文

日期:2022-04-24 18:49:50    来源: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4月24日电 (牛朝阁)“买车时选择了租用电池方案,在35.8万元的总价上减了7万元。”近期,新能源车主魏先生告诉中新经纬。

不少像魏先生一样被充电焦虑支配的新能源车主开始留意到,用租用电池代替购买电池,在电动车首购成本方面,可以省出一笔不小的钱。与此同时,换电赛道也吸引了产业巨头和资本的目光。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建设和运营投入大,现在的换电站存在覆盖率不够的现象,排队所需的时间远远超过换电操作的时间。“换电5分钟,排队一小时”是车主们的切身体会。

月租金399元起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迅速上升,充电桩数量将越来越难满足车主们的充电需求。充电慢、充电难一直是新能源车主们的一大痛点,这就形成了快充和换电两个技术的竞争。而换电技术可以解决充电时长方面引发的问题。

“到店换了就走,不用等着汽车充电,可以大大缩短充电的时间。就算是快充,也至少需要半个小时的充电时间。”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颜景辉告诉中新经纬。

光大证券研报也认为,换电模式通过解决充电时间过长的痛点提升了车辆运营效率。在出租车方面,可以增加公司方和司机方收入,因而更具有吸引力。

正是瞄准换电的便利性,不少巨头都开始押注这一赛道。4月18日,宁德时代宣布EVOGO换电服务在厦门正式启动。首批启动了4座快换站,预计年底前在厦门完成30座快换站的投建。18日同日,蔚来在全国范围内的第900座换电站正式建成。4月21日,广汽埃安的首个超级充换电中心在广州落成。

价格方面,宁德时代推出的巧克力换电块月租金为399元/块起。而蔚来方面,由于其应用换电技术已久,所以在电池租金方面针对不同的车主有不同的权益政策。据魏先生介绍,一块70kWh的电池,月租为980元,同时每月有数目不等的免费换电权益,“在不用免费换电权益的情况下,换电后新增了82度电,所需电费82元、服务费47.56元,每度电的成本约为1.5元。”魏先生说。

和新能源汽车用电成本做比较的,一直是燃油车的油价,以4月19日的油价为对比,各地区的98号汽油均已超过9元/升,个别地区价格超10元/升。基于此,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认为,电池定价只要比加油便宜就合适。

值得注意的是,换电技术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价标准。蔚来方面,其不同时段购车的车主所享受到的优惠也不尽相同,如首批蔚来车主享受终身免费换电,部分车主根据是否申请免费家用充电桩而享受不同的充电权益。宁德时代方面,除399元的起租价外,巧克力充电块将根据不同的使用条件做动态调整,快换站的服务价格与快充相当,并将根据站址、时段等因素进行动态调整。“宁德时代目前是希望以优惠的价格先吸引用户,不排除以后涨价的可能。”中博联智库特聘专家张翔说。

在换电技术应用之下,实现了车电分离,消费者可以用租电池代替买电池,从而省下一笔,“我买车时,选择了租电的方案,车价从35.8万元降到了28.8万元。以月租980元的70kWh电池计算,大概在六年,租金才能追上买电池的花费。租电池还不用考虑电池的折旧。”魏先生给中新经纬算了一笔账。

换电站仍待全面铺设

罗磊指出,换电大面积推广需要全面铺设换电站,为此,主机厂需要投入较高的建设和运营成本。据协鑫能科对外披露的数据,单个乘用车换电站的建设成本约为400万元至500万元,单个重卡换电站成本约为800万至1000万元。

在高昂的成本下,换电站还未实现全面铺设。以蔚来为例,到4月19日,蔚来在国内有905座换电站。而截至2022年3月31日,蔚来累计交付车辆达192838辆。

因此,虽然换电过程中所需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换电所需的排队时间却很长。车主张先生也有着切身的体会:“上次换电,排在第五位,等了半个多小时才换好电。”基于此,在新能源车车主圈内,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换电3分钟,等待1小时。”

换电站建设、运营成本高、数量少,是换电技术的现状。但颜景辉认为,对企业来说,换电技术还有很多优点,如换电站可以成为新的业务链,让新能源汽车动力补充业务更加规模忽视、专业化,对车企而言可以降低成本,对新能源汽车行业而言,可以优化结构布局。东吴证券也认为,2022是换电站放量元年,随着我国政策逐步完善,换电模式下多方均能受益,换电迎来发展风口。

据中新经纬了解,相关企业的换电站建设正在路上。华西证券也认为,基于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长趋势,预计2025年,国内换电站新增数量达到9000座以上。据蔚来工作人员介绍,蔚来汽车预计以每年600座换电站的速度继续建设。此外,广汽埃安也预计在2025年将换电站数量扩充至1000座。

关键词: EVOGO 新能源汽车 东吴证券

下一篇:“人盾分离”无法发工资怎么办?多家银行可“特事特办”远程办理
上一篇:面对数字化转型“困境”,企业到底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