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武汉11月15日电(王国毅 孙震)中铁十一局15日发布消息称,经过775天的艰苦施工,该局承建大广高速公路南康至龙南段扩容工程岐岭隧道右洞顺利贯通,标志着这项全线“卡脖子”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
大广高速公路南康至龙南段扩容工程全长约132.68公里,途径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信丰县、全南县、龙南县。中铁十一局二公司承建的岐岭隧道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龙回镇,全长1200米,隧道地处构造剥蚀低山地貌区,进、出洞口山体坡度较陡,途径地段地层结构较复杂,素有“江西地质博物馆”之称,面临施工难度大、风险源多、地质条件复杂等难题,是全线的“卡脖子”工程。
图为,大广高速公路南康至龙南段扩容工程岐岭隧道施工现场 孙震 摄“打隧道不怕坚硬的整体岩石,就怕泥盆系砂岩等‘软’弱地质结构,岐岭隧道施工就像是在沙堆里打隧道。”该项目总工程师李立辉介绍。该隧道主洞净宽14.75米,净高5米,隧道加宽段净宽17.75米,净高5米,设计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隧道断面较大。隧道进洞口处花岗岩残积土及全风化花岗岩层较厚,遇水软化,加之单侧边坡仰坡过高,坡面岩体又较为破碎,长期受雨水冲刷,自稳性较差,右洞施工过程中多次出现涌水、掌子面坍塌下沉等情况,一度造成隧道掘进十分困难。
面对施工难题,该项目始终遵循“先预报、管超前、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测量”原则,在明洞采取明挖法施工,暗洞采取复合式衬砌法施工,及时封闭围岩,发挥围岩的自身承载力,与二衬之间设置防水层,保证了隧道施工安全和顺利掘进。
图为,大广高速公路南康至龙南段扩容工程岐岭隧道施工现场 孙震 摄此外,项目部还不断革新施工组织和科技攻关,实施掘进、喷锚、衬砌等三条机械化作业线,运用开挖掌子面地质素描、TSP地震波反射法、地质雷达和超前探孔等技术手段,对洞身、断层、岩溶、岩体破碎带等进行综合超前地质探测和预报,提前预测地层及地下水情况,减少了隧道施工过程中的盲目性,保障了右洞安全顺利贯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