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林芝察隅5月13日电 题:西藏察隅边境村落脱贫记
中新社记者 江飞波
“国道219线察隅段正好从我们村经过,这几年不少村民购买车辆跑运输,成为村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5月12日,西藏林芝市察隅县上察隅镇布宗村党支部书记扎西介绍,2020年,该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3万元人民币,远超国家脱贫标准。
察隅县上察隅镇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距拉萨公路里程近千公里,是中国最偏远的边境乡镇之一。值得一提的是,上察隅镇是西藏为数不多拥有亚热带气候的地区,野生天麻、田七、灵芝等林下资源丰富。
中新社记者看到,布宗村位于河谷地带,四周森林郁郁葱葱,入夏时节,山顶尚有积雪。雪山、原始森林及田舍等共同组成了一幅优美的画卷。
扎西说,布宗村26户家庭拥有39台车辆,其中运输车辆23台,另有收割机、微耕机等数十台机械设备。“得益于国家交通、经济的发展,我们村在2015年年底时仅有3户贫困户,2018年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西藏自治区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亦提到,“十三五”西藏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新建改建农村公路3.8万公里,实现了从水桶到水管、从油灯到电灯、从土路到油路的进步,农牧民获得感全面提升。
布宗村41岁的村民次增说,自家拥有19亩土地,此前虽不饿肚子,但由于上察隅镇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物产资源等变现困难,大家很难富起来。
“前几年开始,边境小康村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加上交通改善,2016年,我们家筹集19万元购买了一台运输车,我老公负责跑运输,我负责家务。”次增说,她爱人跑运输一年约有八、九万元收入,自己上山采天麻、灵芝等也有两万元左右现金收入。
此外,根据家庭人员数量,次增家每年还拥有边民补贴、生态岗位补贴等政策性收入近4万元。“2019年,我们家建了新房子,再不用住在冬天漏风、夏天漏雨的木板房了。”她笑着说,如今她还经营着一个小卖部,每天非常忙碌。
家庭日渐富裕,次增也重视后代的教育问题。她说,现在她的大女儿和二儿子分别在天津、北京读大学,最小的儿子则在林芝市巴宜区读高中。
“布宗村是西藏边境村落发展的缩影。”扎西说,该村近年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幼有所学,全村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以及适龄儿童入学率均为100%。
次增的邻居达瓦次仁今年37岁。记者看到,相较于农村而言,达瓦次仁的家庭陈设算得上精致而豪华:实木藏式家具漆得油光发亮,宽大的布艺沙发柔软舒适,茶几上摆放着一些水果和饮料。屋外数百平方米的院子里停着一辆代步汽车。
达瓦次仁说,自家情况和次增家差不多,除了同样拥有一辆货运汽车外,还拥有一辆工程装载机,“装载机是去年贷款购买的,预计3年左右还清贷款后,创收能力会比较可观。”
物阜民丰的布宗村乃至上察隅镇农牧民普遍拥有崇文风气,达瓦次仁的大女儿现在在西南交通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儿子在北京读高中。“村里已经有很多大学生作榜样了,我觉得儿子以后考上大学没问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