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假日经济”看消费潜力:新技术、新业态、新增量动力足

首页 > 资讯 > > 正文

日期:2021-05-07 02:45:04    来源:人民网    

“五一”假期,机票、门票、酒店等预订量显著超2019年同期。

5月1日和2日,银联网络交易金额较2019年同期增长了6.9%。

5月1日至3日,海口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购物金额4.85亿元,购物人次6.54万人次,购物件数72.9万件,同比大幅增长……

“五一”假期,外出旅游、在线学习、传统商业的线上线下融合,让各地消费市场暖意融融。“假日经济”不再是“日常经济”的延续,为仪式感买单、在意场景体验、选择文化休闲等正成为消费新特点。

伴随着5G等新技术的加速应用、消费新理念促进的新业态、“三农”等领域的消费新增量,在“买买买”节节攀升的数据背后,是“假日经济”反映出的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新技术赋能新消费 不断优化用户体验

贵州雷山县西江苗寨广场上的表演。人民网记者 李彤摄

在北京工作的小方,一个多月前就策划了这场苗寨之旅。“五一”假期,小方和朋友们去了贵州西江苗寨。小方说:“汽车是落地租的,民宿是基于兴趣选定的,除了品尝长桌宴,我们还报名了苗族文化研学活动,希望沉浸式感受苗寨的山水风光和人文风情。”

“没想到在西江苗寨,数字化、智能化的应用场景这么丰富,信息网络设施和消费服务保障都很完善。”这几天,苗银、刺绣、雷山茶叶,都给小方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她说:“线下体验,能够增加消费粘性。线上下单,礼品比我早到家,省事多了。”

“五一”假期,有人踏上旅途,有人留在家中。现在,“不见面服务”的消费习惯被消费者广为接受。在重庆工作的陈女士,这个假期选择“宅”在家里。她说:“社区里有智慧超市、智慧餐厅等基于新技术的消费场景;网上学习,能够丰富自己的业余爱好;不少博物馆开通了虚拟现实网页,动动手指就能‘神游’展厅,假期生活也很丰富。”

疫情以来,健身也成为了公众较为关注的话题,智能体育等消费新方式被消费者认可。河北市民张先生是个健身爱好者,一身的智能穿戴设备记录了他的活动轨迹、心跳频率、健身习惯、体能消耗,并通过大数据对其进行归纳、分析,提供运动建议。“这个假期,我和几位有着健身爱好的朋友,约了长途骑行,投资身体来强健体魄。”

新技术落地生根,需要适宜的土壤,我国巨大的市场规模为其提供了应用的平台。记者梳理发现,去年以来,加快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服务保障能力,成为了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抓手。通过加大5G网络、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对核心商圈、重点产业园、交通枢纽等应用场景,进行了优先覆盖。

新技术的应用,丰富了市场供给,提升了配送效率。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应用,正在消费市场引发供给与需求关系的深刻变革,并通过优化消费体验、创新消费场景等方式,激发了大量新的消费需求。

“今年‘五一’假期,以智慧旅游、网络消费等为代表的新型消费,有望成为‘假日经济’的重要看点。”王青认为,在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的前提下,各地抓住“五一”“十一”等假日时间点激活消费潜力,对推动宏观经济回归常态化运行、畅通国内大循环,具有现实意义。

新理念孕育新业态 丰富消费产品供给

新技术的应用与普及,激发了消费的新业态、新模式,不仅出现了智慧零售、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直播卖货等新业态,也加速了传统产业的变革,不断丰富产品供给以适应消费者的新需求。

“体温正常。”5月4日,在天津市的一家大型商超入口处,智能测温系统对每一名顾客进行体温播报,消费者有序走进商场。在商场内,记者看到,餐饮区有不少候餐的消费者,影院区域内人们通过自助机器取票。此外,一些实体店铺加快了线上化的步伐,利用数据分析进行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通过推广微信小程序增加与消费者的互动频率。

“五一”假期,在天津古文化街消费购物的游客。实习生 陈诗仪摄

随着线上线下融合消费的双向提速,消费场景进一步延伸拓展。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对人民网记者表示,当前消费者的消费理念有四大变化,体验性消费、发展型消费、品质化消费、个性化消费越来越获得追捧。在这一背景下,迎来了线上经济和实体产业融合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两者实现了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共享与合作,加速推进了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模式。

不仅传统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了,其在价值分工中也有了新的定位,为产业链上下游进行赋能。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5月1日全天,全国邮政快递业共投递快递包裹2.6亿件,同比增长近30%。揽收快递包裹2.28亿件,同比增长25%。

“不少消费者都有体验,现在收快递的时间越来越短了,‘快’的背后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行业做到了仓储前置。”闪送副总裁杜尚驫表示,由于物流效率的提升,商户、店铺可以不再过度依赖周围环境的客流量来支撑营收,能够将更多资源投入到经营当中。快递行业通过对产业链上下游赋能,推动了零售模式的创新升级,让商家有了更多精力,在供给端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丰富的产品和服务。

“在这些新业态、新模式的背后,一个突出的特征是数据驱动。”王青认为,在“后疫情”时期,民众的消费习惯、消费场景和消费需求发生了明显变化。例如,线上消费从商品进一步向服务拓展,直播成为新销售渠道,个性化定制消费的市场空间迅速扩大。考虑到当前防疫措施还不能完全放开,各地会在鼓励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方面下更大的功夫。

新增量带来新机遇 消费动力足韧劲强

湖北省龟峰山风景区,游人畅游在杜鹃花海中。人民网记者 余璐摄

“五一”假期期间,各地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措施效果初显。

仅2小时,突破20亿元!5月1日晚,“2021年全国消费促进月暨上海五五购物节”在上海正式启动,上海地区累计消费支付实时金额用时比去年缩短三分之一。

6亿元专项资金!在河南省,从5月开始至8月底,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钜惠夏季·火热中原”促消费专项行动,重点突出五一节、端午节、七夕节、暑期和开学季等时间点,通过发放消费券、奖励补贴等方式,对文化旅游、餐饮酒店、汽车家电等领域的消费实施补贴。

300万元!济南市为抓好“五一”假期文旅消费的黄金时机,发放了文旅惠民消费券,推出了一批特价景区门票、举办了惠民观影、推出了全民阅读优惠等活动。

除了地方层面的消费增量外,“三农”等领域也是消费增长的重要板块。

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北京乡村民宿的总体搜索量达到去年同期的5.2倍,与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相比也有2.1倍的增长。除了城里人来农村寻找“乡愁”,更为可喜的是乡村自身消费的不断提升。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发布的《网络零售促进农村消费研究》显示,我国农民收入水平稳步高速增长,农村消费增速连续8年高于城镇,网络零售成为农村消费的新增长极,服务性消费占比不断提升。

中国科学院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吕本富表示,我国农村人口相当于欧洲的人口规模,这在国内大循环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乡村振兴的价值怎么估量都不过分。

“农村消费是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增长点。”赵萍认为,未来增量空间体现在农村居民发展型消费不断释放,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等消费占比越来越大;乡村旅游、休闲产品不断成熟,未来还有大量潜力可以释放;农产品的标准化、商品化将快速发展,网购农产品正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围绕消费市场的发展,王青表示,伴随着消费模式、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国内消费抗冲击的韧性也会随之增强,这有助于稳定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基础性支撑作用。“下一步促进消费,除了要通过增加收入提升民众消费能力外,还要有效激发民众消费需求,进而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平衡。”

关键词: 假日经济 消费 潜力 新技术

下一篇:“五一”假期中国网络零售额同比增29.2%
上一篇:五城市完成年内首批土地集中出让:总成交额超2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