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江苏溧阳4月9日电 (记者 孙自法)面向中国向世界承诺的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中国科学家提出的“电动中国”构想如何推进实施备受关注。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溧阳市人民政府等4月9日在位于溧阳的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联合主办首届“电动中国”发展战略研讨会,来自全国科研院所、高校、企业、投资机构的专家学者及政府官员代表等共襄盛会,围绕“电动战略”发展路径、落地生根展开深入交流和研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陈立泉继2020年2月发表《锂电池如何驱动“电动中国”》报告后,2021年又进一步提出“固态电池大干快上,引领电动中国”倡议,得到业界积极响应。
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双创实践基地揭牌。 孙自法 摄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物理所所长方忠表示,陈立泉院士带领团队,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取得很多原创性成果,持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电动中国”构想。中科院物理所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有责任为“电动中国”发展战略的落地生根,为祖国的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溧阳市委书记徐华勤致辞称,捕捉“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中蕴含的重大机遇,溧阳市希望把科研机构雄厚的新能源创新链与溧阳扎实的储能产业链结合起来,寻求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丰富更为具体的生产应用实践,打造区域性的电动示范样板。
首届“电动中国”战略研讨会旨在进一步深化“电动中国”理念,讨论发展路径以及需要突破的科学与技术瓶颈、需要发展的产业与商业、需求协同发展的政产学研资高效高质量互动的模式。重点研讨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交通运输、清洁能源、智能电网、绿色建筑、现代农业、现代医疗等新型细分领域提升电动化水平的市场需求、技术需求、技术现状、产业化现状。
二是未来在国家、大型城市、中小型城市、乡镇、不同区域推动电动中国理念实施的具体举措和路径,示范城市的标准。
三是发展“电动中国”带来的商业机会、商业模式、政策规划、产业链布局思路、政产学研资的协同合作机制等。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太阳能和风能,大规模储能,智能电网等技术,在更宽广的领域推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核心技术,有利于中国能源结构转型,保障能源安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及全社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从国家长远发展考虑,提高中国整体电动化水平,实现电动化技术的广泛推广、自主可控、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深远的意义。
首届“电动中国”发展战略研讨会联合主办单位还包括江苏省中关村高新区管委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与此同时,第一届应用物理论坛暨第三期物理思想战略研讨会及“学生双创实践基地”交流会等学术会议,也在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召开。
系列学术会议前夕,主办方还举行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新园区暨双创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当天正式启用的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新园区总用地约74公顷,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未来将打造成为集科研中心、国际物理科学会议中心、物理科学综合实践教育基地和先进储能等物理课程制作基地为一体的科创中心。
据了解,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主要瞄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前沿技术研发,致力于提升长三角地区在前沿技术、新能源、高端制造和先进仪器等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推动“电动中国”理念在溧阳实施和发展,同时面向中外积极开展科技交流、科教融合、科学普及等活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