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济南4月2日电(记者叶婧)记者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获悉,由这个农业科研机构联合多家单位在印度尼西亚开展“本土化”育种选育的“IDCHN04”“IDCHN07”“IDCHN09”和“IDCHN10”等4个玉米新品种,经印度尼西亚国家玉米品种审定专家委员会审查同意,已通过国家审定。
据了解,这标志着我国在国外实施的“本土化”玉米育种实现了新突破。新品种名称同时包含了印度尼西亚(INDONISIA)和中国(CHINA)元素,寓意两国政府对国际科技合作的支持。
长期参与印尼合作项目的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研究员丁照华告诉记者,“IDCHN07”是本次通过审定的品种中,最有代表性的。它不仅对印尼主要病害——“玉米霜霉病”具有高抗性,还具备很好的丰产性。
在印尼国家审定试验中,“IDCHN07”平均产量折合亩产793.34公斤,居所有参试品种首位;比第1对照品种“Bisi18”(印尼主推品种)平均增产8.28%,比第2对照品种“P36”(最新审定的跨国公司品种)平均增产7.31%。
记者了解到,山东省农科院与印度尼西亚还同步开启了全面的种质创新、配套技术、人才交流和成果产业化合作,先后引进2名印尼青年专家作为合作专家,在山东省农科院系统开展了为期1年的种质创新合作研究,为我国种业创新能力提升提供了较好的物质资源,增强了人文交流互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