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荪大王”高允旺:云推广竹荪栽培致富经

首页 > 资讯 > > 正文

日期:2021-03-24 05:00:02    来源:科技日报    

“竹荪大王”高允旺:云推广竹荪栽培致富经

“高老师,现在竹荪畦面要覆盖地膜吗?”

“早春气温低,覆盖地膜有利保温保湿、菌丝走得快,但要经常检查表土干湿度,表土干要掀开地膜,雨淋透了,再铺地膜。”

初春,正是“菌中皇后”竹荪的种植季节。一大早,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大历镇乡村振兴发展中心科技特派员高允旺便收到仁寿镇桥下村菇农林礼星的电话咨询。

刚刚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的高允旺顾不上休息,又一头扎进竹荪地里。他说:“大家早就在微信群里吆喝了,我得赶紧到田间地头指导,让大家今年都有个好收成。”

顺昌县是原中央老区县,早在20年前,这里就有不少农户开始种植竹荪,但产量低。20年来,高允旺不断钻研竹荪栽培技术,成功破解了多项竹荪种植难题;他通过“慧农信”“生态竹荪产销科普群”等,在“云端”第一时间指导菇农种植技术,本人也被乡亲们尊称为“竹荪大王”,获得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

深山里长出遍地“软黄金”

位于闽北山区顺昌县岚下乡的路下自然村仍春寒料峭,但村里的竹荪种植地已是一派繁忙景象。

“第一次种竹荪,心里没底气,在高老师的鼓励和技术支持下,不用背井离乡也能脱贫致富!”村里曾经的贫困户魏荣2020年种植林下竹荪12亩,高允旺帮助其争取林下经济政策补助8100元,用于购置培养料、菌种等,实现年纯收入2.2万元。

“发展竹荪产业,提高竹荪的产量和品质,打响竹荪‘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是带领山区农民脱贫增收的一个好路子。”高允旺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时间追溯到2001年,那时顺昌县大历镇的竹荪产业刚起步,农户面临产量低下的困境。农户缺技术,这深深刺痛高允旺的内心。“我一定要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难题”,他暗下决心一头扎进了对竹荪种植高产问题的探寻之中。

为了掌握竹荪栽培技术,高允旺与农户建立利益共同体,创办南平首家竹荪技术研究所。他选择“竹荪高产栽培技术”课题,一边向市县专家学习、向菌农取经,一边自己做试验,终于研发了一套利用竹屑替代木屑栽培竹荪的“三增加、建堆发酵”新技术。

高允旺成功地破解竹荪种植产量低的难题后,菇农们一传十、十传百,纷纷前来取经或来函索取技术资料。

顺昌林地多,树林里枝叶遮荫,不用搭棚,既省工省本,又提高土地利用率,为此,高允旺率先将目光投向在林下种植竹荪的新领域。经过几年探索,林下培养竹荪成功,解决了菌与其他农作物“争地”的矛盾,提高了林地经济效益,他喜上眉梢。

脱贫致富“朋友圈”不断扩容

“感谢高老师告诉了市场收购价,让我的竹荪卖了个好价钱。”

“今天竹荪还没有烤干,就被人订购了,感谢高老师帮我们增产又增收。”

这是南平市浦城县永兴镇江水玉等菇农在“慧农信”上给高允旺的留言。

“慧农信”是福建省科技特派员服务云平台的手机端服务系统。借助该系统,高允旺架起了与广大农户的信息沟通“云桥梁”:在其专家工作室,不仅远程指导菇农们如何掌握好竹荪种植进度,还耐心解答菇农们关于竹荪种植遇到的种种问题,帮助菇农们把脉市场销售信息。目前,他已解答菇农有关竹荪产业种植、防病437个问题,围绕农时农事发出技术提醒163项,推送参考照片225幅。

同时,高允旺还有个竹荪种植技术微信交流群,第一时间指导菌农掌握好竹荪种植技术,耐心解答菌农们关于种植竹荪的疑点、难点问题,目前群成员433人,其中不乏浙江、江西等地菇农。

顺昌县岚下乡路下自然村张清娣种植林下竹荪14亩,年收入6万元;大历镇前洋村何孔宝种大田竹荪6亩,年收入12.2万元;濠村乡的濠村菌农钟双星种竹荪5.6亩,产量1297斤,年销售收入15.1万元……在高允旺的笔记本里,清楚地记录着村民种植竹荪的情况,同时也记录着自己的工作计划。

20年来,高允旺研发的栽培新技术解决了竹荪产量低的难题,已辐射带动江西、浙江、湖南、四川等省种植面积超过30万亩,助力3万多户农户脱贫致富,其中帮助老区苏区农户实现增收3亿多元,带动33户贫困农户121人稳定脱贫,实现年人均增收2600元。顺昌县也成为福建省最大的竹荪栽培基地和示范县,被评为“中国竹荪之乡”。

如今,他的菇农“朋友圈”仍在不断扩容中,“我准备到浦城的几个乡镇走走,那里的种植户年前就已在群里约我了,不能失约。”高允旺说。

关键词: 竹荪 大王 推广 竹荪

下一篇:河北青县新兴镇“瘦肉精”抽检:1家养殖场阳性、8个养殖散户疑似阳性
上一篇:用足生态优势,科技专家把藏区土鸡变“金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