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新开展雨水交易 “挤”出的雨水变资产“上市”

首页 > 资讯 > > 正文

日期:2021-01-23 12:16: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长沙1月23日电 题:中国创新开展雨水交易“挤”出的雨水变资产“上市”

作者 王昊昊

一大早,湖南长沙尖山印象公租房小区门前的取水阀前,一辆环卫车正在取水。与普通取水阀不同是,它旁边立有一块专属取水口“名片”。

“这是长沙高新区市政园林环卫有限公司的专用取水口,水源来自收集在地下的雨水,水质完全可用于绿化保护、道路浇灌,但其价格要比城市自来水低20%。”中国海绵城市早期发起人之一、长沙市海绵城市生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刘波指着取水口指示牌介绍。

上述企业所用水源,正是中国首宗雨水水权交易“挤”出的水资产。水权交易是国际上流行的水资源配置制度,但雨水此前未被纳入交易范畴。

中新社记者 王昊昊 摄" src="http://i2.chinanews.com/simg/cmshd/2021/01/23/5af8a1143d7242f79435b1b99f8bdd59.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title="图为1月21日,长沙高新区市政园林取水口的专属“名片”,包括取水用途、水源、工艺流程等信息。 中新社记者 王昊昊 摄" />
图为1月21日,长沙高新区市政园林取水口的专属“名片”,包括取水用途、水源、工艺流程等信息。 中新社记者 王昊昊 摄

湖南水资源较为丰富,但时空分布极不均匀。近年来,长沙积极探索建设海绵城市,已累计建设雨水收集利用工程500余处,建成7万多立方米的雨水综合利用系统。

海绵城市建设投融资规模较大。据中国住建部评估,平均每平方公里投资约1.5亿元人民币。由于缺乏雨水资源利用刚性政策措施等因素,长沙的雨水收集利用工程除防治内涝外,雨水资源利用率较低,部分存蓄在地下的雨水变成黑臭水体等新污染源。

在海绵城市建设的基础上,长沙政企各方一直在思考如何把雨水资源变成水资产,通过市场交易将其变成投融资行为,用雨水资源未来二三十年的水资产收益,作为绿色金融“反哺”海绵城市建设。

2020年12月11日,湖南雨创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简称“雨创环保”)以每立方米0.7元的价格,购买了湖南高新物业有限公司集蓄在尖山印象公租房地下的雨水资源使用权,再以每立方米3.85元的价格转让给长沙高新区市政园林环卫有限公司。今年1月7日,中国水权交易所颁发了中国首宗城市雨水水权交易鉴证书。

雨水如何转换“增值”?雨创环保董事长曾福安介绍,公司研发了雨水蓄水模块及处理技术,将绿地、屋面及地面的雨水汇总后,要经过截污挂篮、弃流过滤、雨水过滤和消毒等技术环节。处理完的雨水水质能达到国家杂用水甚至饮用水的标准,可用于园林绿化、环卫清扫、冲厕所、消防用水等,替代原来所用的自来水。

据悉,目前中国各地的环卫、绿化等用水大多是和饮用水同级别的自来水,但非生活类用水很多时候可用雨水替代。

“长沙一年的园林绿化水费约3000万元以上,按30年算就是9亿元。”刘波认为,雨水水权实现交易后,小区可通过出售雨水资源为业主带来收益,环卫部门也能买到更便宜的水,以此减轻财政负担,缓解自来水资源紧张。

“雨洪资源的资产化可以减少城市内涝及雨水径流带来的污染;在农村地区可把洪水区的雨洪资源储留下来,在秋冬干旱季用于灌溉、农业生产等。”刘波建议,对雨洪资源的收集利用不是规模越大越好,而应是分散布局、辅助大型地下雨水水库的湿地系统。

在刘波看来,湖南可成立地方区域性水权交易机构,把洞庭湖及湘江水系的水资源管理起来,用雨水资源的资产化和水权交易促进雨水产业发展,为“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建立起自然资源资产市场交易和投融资通道。(完)

关键词: 雨水资源 水权交易

下一篇:外汇市场韧性增强更趋成熟
上一篇:北京将加大保障性租赁房供给 新增租赁住房供地不低于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