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限塑十条”出台 市民、市场主体怎么做?

首页 > 资讯 > > 正文

日期:2020-12-24 18:46: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2月24日电 (记者 杜燕)《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行动计划(2020—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24日正式发布。实施过程中,市民和市场主体需要做些什么?

北京市发改委介绍,为进一步加强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由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印发的《行动计划》正式实施。考虑北京市塑料制品消费型城市特点,考虑方便民众生活,《行动计划》将着力着力抓好“一控、一减、两促进、三个一批”:

一控,即严控塑料废弃物向环境泄露;

一减,即减少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

两促进,即促进替代技术和替代产品供给、促进塑料废弃物分类回收和循环利用。

三个一批,即禁止限制一批难回收、易泄露的一次性塑料制品生产、销售和使用;循环推广一批新型包装和物流载具,建立健全高效回收体系;协同治理一批塑料污染突出的重点场所和沿线,建立塑料污染治理制度体系。

市民应养成“低塑”生活习惯

治理塑料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市民应当养成“低塑”生活习惯,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按需点餐、厉行节约,若有剩余或外带尽量使用自带餐盒打包,减少一次性餐盒、塑料袋使用;

——点外卖时尽量选择“无需餐具”,在办公场所自备餐具、水杯;

——旅行住宿自备洗漱用品、拖鞋等;

——旅游聚会随身携带水瓶、吸管,减少一次性塑料餐饮器具使用;

——到商场超市购物时尽量自带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购物车或其他盛装器具;

——快递包装尽量重复利用;

——不乱扔塑料饮料瓶、塑料袋、烟头和其他塑料垃圾,随手清理身边的塑料垃圾,按生活垃圾分类要求投放;

——在特殊场合下必须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时,尽量选择纸基或生物降解制品进行替代。

市场主体做好替代品供应

商场超市等领域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量大,应积极创新业务模式,做好替代品供应,努力为顾客提供绿色和便利的消费体验——

商场超市要替换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购物袋,减少生鲜果蔬一次性塑料包装,为消费者提供可重复多次使用的环保布袋和生物降解塑料购物袋等,方便消费者购物,也可提供购物篮、筐租借等多种服务,引导消费者环保购物、绿色消费。

集贸市场要加强和规范使用塑料购物袋,杜绝超薄塑料购物袋的销售和使用,鼓励使用生物降解塑料购物袋,建立集贸市场购物袋集中购销制。

书店可采用简易捆扎、牛皮纸包裹等方式替代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

药店可采用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或生物降解塑料购物袋等替代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

餐饮企业可使用免吸管饮料杯替代一次性塑料吸管,采用可重复使用的搅拌棒或木质咖啡搅拌棒替代一次性塑料咖啡搅拌棒,采用可重复使用、可清洗消毒的餐具替代一次性塑料餐具,外卖打包服务使用纸质或生物降解塑料袋,以竹木或生物降解刀、叉、勺替代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住宿企业将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易耗品,按需提供的洗漱用品尽量使用可重复利用、可生物降解产品。

电商快递企业可使用生物降解胶带、生物降解包装袋替代不可降解塑料包装物。可使用易回收、可循环、可重复使用的包装物或物流配送器具。可在网点设立包装回收设施。

生产销售企业要停止生产、销售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等产品;停止生产含有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并尽快消纳库存,到2022年底前不再销售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

北京市发改委表示,保护环境,塑料污染治理势在必行。少用一次塑料袋,少点一次外卖,保护环境从点滴做起,希望大家再也不会我行我“塑”。(完)

关键词: 塑料购物袋 行动计划

下一篇:“云上”南博会尽显科技范
上一篇:中国预计2021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4万亿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