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余城竞相落地 成健康险领域“网红”
“惠民保”如何走得更远?
记者 潘福达
“惠民保”近期成为社会热议话题,自9月以来,山西省、福建省、安徽省、北京市等地陆续上线这类产品,“惠民保”成为健康险领域最火热的“网红”。
记者近日采访多名业内人士获悉,“惠民保”作为普惠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定位值得肯定,但并非适合所有消费者,个人投保前应充分了解保障和理赔内容。同时保险公司也应注重风险管控,让“惠民保”项目更好地持续运营。
啥特色?
保费不足百元且门槛低
所谓“惠民保”,是指在社会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政府主导、商保承办、自愿参保、多渠道筹资”的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制度。2015年6月1日推出的深圳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是我国第一款“惠民保”产品。
近年来,40多个城市先后落地“惠民保”类项目,近两个月更是有10多个城市密集推出相关产品。纵观已上线的各类“惠民保”产品,保费集中在百元以下:福建首个省级普惠型补充医疗险“八闽保”保费为69元,“吉湘保-邵阳惠民保”和广州“惠民保”只有49元。与其相比,市面上热销的百万医疗险保额高达400万元至600万元,是“惠民保”保额的两三倍,但保费往往在几百元至几千元不等。
各城市的“惠民保”产品健康告知相当宽松,从保障内容上看,理赔范围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由医保和大病保险报销后的个人自付部分、十几种重大疾病的特药部分。
但要注意的是,根据多款产品的《投保须知》,虽然用户可带病投保,但条款中会有关于既往症的约定,如果投保前患有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那么相关的治疗费用是不能报销的,如罹患其他疾病可报销。
买不买?
买保险得选适合自己的
随着中央对医疗保障制度的强调,“惠民保”等健康险已成为保险企业“跑马圈地”的新领域。
“惠民保”和百万医疗险的关系一直是市场热议的焦点,业界有观点认为“惠民保”抢了其他健康险的蛋糕。
据了解,虽然“惠民保”可以满足在医保基础上进行“二次报销”,还能报销部分医保外的特药,但保险从业人员提示,“惠民保”由于具有普惠性质,保障程度相对门槛更高的百万医疗险而言仍稍显不足,例如免赔额比较高,部分高端仪器、靶向药、进口药等无法报销。
多家保险公司业务人员同样提示,“惠民保”代替不了百万医疗险,消费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配置更全面的保险产品,不能因为“惠民保”价格低就“闭眼买”,应充分了解投保和理赔各类事项。
一位曾参与“惠民保”产品设计的保险公司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市面上商业保险产品覆盖人群存在局限性,对于患病不能通过健康告知的人群、年纪超过60岁不符合投保要求的人群、想买商业保险却无太多预算的人群来说,“惠民保”产品是很好的选择。
多位保险业内人士表示,惠民保险与百万医疗保险两者间并不存在着严格意义上的竞争关系,而是为满足不同人群保障需求推出的两种产品,同是医疗保险供给侧改革的代表性产物,都是在消费者的保障需求下诞生,同样在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走多远?
险企赔付压力成挑战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已经有40多个城市相继落地“惠民保”,覆盖人数超1600万人。但“惠民保”价格低廉、不限年龄的特点,为保险产品后期成本控制带来了挑战。记者了解到,保险公司在惠民保险上普遍坚持“保本微利”原则,甚至愿意承担“平本微亏”的风险。
“项目基本是不赚钱的,哪怕亏损了也得做下去。”一家参与“惠民保”项目的保险公司内部人士坦言,相比赚钱,保险公司更加看重吸引流量做二次转化销售,参与政府主导或指导的项目也有利于提升消费者信任程度。
“理论上来说,‘惠民保’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要考虑到这种产品可能会导致有病的投保、没病的不投。”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研究中心主任王绪瑾道出了“惠民保”产品的一大痛点。他建议,“惠民保”产品要想持续运营,险企要警惕带病投保带来的弊端,合理规范投保人疾病范围。
在降低出险概率方面,部分险企联合健康平台已有所行动。记者注意到,例如北京等部分城市“惠民保”提供了折扣购药、慢病管理、线上问诊、重疾门诊绿色通道等多项增值服务,希望有效控制疾病发生率或发展进度,为被保险人实际医疗支出减少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