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新疆喀什9月30日电 题:新疆贫困地区女性就业见闻:从“灶台边”到“半边天”
作者 胡嘉琛
工作日,25岁的祖丽皮亚·买买提在地毯厂熟练地拿着针线为丝线打结。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的一个地毯厂内,祖丽皮亚·买买提30日告诉记者,“如果没有这份工作,我的生活会很困难。”
祖丽皮亚·买买提所处的新疆南部四地州(和田地区、喀什地区、阿克苏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属国家深度贫困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妇女联合会今年5月公布数据显示,新疆未脱贫的逾16万贫困人口中,女性占一半多。
学历低、无一技之长,使得“围灶台、家中宅”一度成为新疆贫困地区女性生活常态。近年来,新疆持续加大对贫困地区女性就业培训力度,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容量。
得益于此,家住阿图什市阿扎克乡尤库日伊什塔其村的祖丽皮亚·买买提实现了“蜕变”。“以前我老公外出打工,我没有工作,就在家照顾孩子和父母。”她告诉记者,家遇变故,与丈夫离婚后,家庭陷入没有经济来源的困境。
“村里得知我情况后,给我提供了参加免费技能培训的机会。2018年,听村里人说地毯厂招工人,就报名了。工厂考虑我的特殊情况,给了我工作机会。”来到工厂后,祖丽皮亚·买买提通过自身努力,逐渐成长为一名技能熟练的员工。
“每天8小时工作,月工资是2200元(人民币,下同),从入厂到现在,我每年存1万元,为以后儿子读书用。其余钱除了自己开销,就是寄给父母。”祖丽皮亚·买买提告诉记者,此前从未想过自己能赚钱养家,而现在她已是家中“顶梁柱”。
在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乌达力克镇博依拉村的服装加工厂,阿曼尼萨·居热艾提向记者盘点着“家门口就业”的好处。“从家到工厂,步行不过几分钟,省了交通费。下班就可以很快回家照顾孩子、做家务。最主要是收入增加了,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近年来,新疆实施就地就近就业政策,建立乡村“扶贫车间”,帮助困难群体实现稳定就业。2019年3月,博依拉村建起了服装加工厂,得知消息后,该村贫困户阿曼尼萨·居热艾提主动报名。“我家五口人依靠父亲种地维持生计,一年的收入只有七八千元。种地太累我做不了,但也想为家庭出份力。”
来到服装加工厂后,阿曼尼萨·居热艾提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免费裁缝技能培训;同年,她与14名员工获得机会前往山东济南参加专业培训。“系统掌握了缝纫技术后,我们的水平提升,订单也增加了。”阿曼尼萨·居热艾提告诉记者,月工资能拿到3000元。
经过一年多努力,阿曼尼萨·居热艾提逐渐从“技术小白”成长为“技术红人”,时常被邀请至周边乡镇授课。“原来是围着孩子和灶台,觉得那就是生活的全部。”阿曼尼萨·居热艾提告诉记者,完成“走出家门”“村厂工人”“出村授课”三级跳后,不仅摘掉了“贫困帽子”,还对未来充满期待。
公开资料显示,近年来,新疆努力消除阻碍妇女平等就业的壁垒,并制定实施扶持妇女自主创业政策。2019年,新疆城镇新增就业逾48万人,其中,妇女超22万人,占比逾47%。(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