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青蟹 产值十亿 南沙发力建设“蓝色粮仓”|环球新视野

首页 > 国内 > > 正文

日期:2023-06-28 09:53:39    来源:广州日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耿旭静、董业衡 通讯员南宣)昨日,广州市南沙区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之海洋牧场主题新闻发布会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广州南沙将多举措打造海洋牧场产业聚集区及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着力建设“蓝色粮仓”。

七大赛道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

南沙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青峰介绍,南沙正深入实施“1+2+2+7”战略,其中,“1”是指以建设华南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为总体发展目标;“2+2”是指打造现代海洋牧场装备技术研发制造示范基地、深蓝种业“育繁推”一体化产业基地、全省海洋牧场供应链综合服务中心和海洋牧场区域国际合作交流中心;“7”是指在海洋牧场装备设计、装备制造、融资租赁、种业、水产品深加工、冷链物流和交易、文旅七个赛道上发力。目前,南沙正从四方面入手建设蓝色粮仓,打造海洋牧场产业集聚区:一是建立产业联盟,二是打造海洋牧场种业产业集聚区,三是打造海工装备高端制造基地,四是大力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

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产业联盟是纽带。据介绍,南沙正建立产业联盟。南沙按照“产业集聚、协同优化”原则,正在组建一个以广船国际为盟主,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水科院南海所、南方海洋工程与科学实验室(广州)、南沙华农渔业研究院和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省内高水平研究机构及相关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参与的南沙海洋牧场产业联盟,发挥政产学研用有机协同效应,推动南沙海洋牧场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悉,南沙海洋资源丰富。南沙拥有海域面积351.57平方千米,大陆海岸线106.73千米;海岛11个,面积约63.23平方千米,包含有居民海岛3个及无居民海岛8个,是广州市唯一的出海通道。南沙拥有全国最大的临港冷链仓库群,已建成23万吨仓储库容;正在建设南沙预制菜产业园,总投资约2.13亿元;已经建成海陆空多式联运,这些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水产品集散中心和水产品加工交易的重要基础支撑。

打造海洋牧场种业产业集聚区

夯实“蓝色粮仓”基础,耕海牧渔,南沙正打造华南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种业是现代化海洋牧场的“芯片”。“一只青蟹”“一条鳗鱼”游出南沙,释放深蓝种业科技创新活力。

南沙位于珠江入海口,水域面积超过全区总面积的60%。渔业是南沙最具特色的农业产业。青蟹人工育苗突破南沙青蟹蟹苗供应主要依赖野生捕捞,“广州南沙拟穴青蟹人工育苗及标准化示范养殖基地项目”已于2021年供苗投产。鳗鱼素有“水中人参”的美誉,南沙积极建设南沙鳗鱼培苗中心,加快实现鳗鱼苗种人工繁育,助力鳗鱼产业发展。此外,小虎麻虾、黄鳍鲷、石斑鱼、金鲳等海洋牧场适养品种的抗病育种、精准营养、疫苗研发等方面的工作也在积极推进中。

作为广州市唯一一家渔业研究院,广州南沙华农渔业研究院今年3月正式启用,这座建在“塘头”的渔业研究院瞄准南沙和我国渔业产业中的实际问题,攻克产业技术瓶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数据显示,去年南沙水产六大指标均居广州市第一,包括水产养殖面积、产值、优质品种产量、水产良种场、农业农村部健康养殖示范场、规模化养殖大户等。南沙青蟹全区养殖面积约13000亩,年产量约3900吨,产值达10亿元。南沙区实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商业化育种”,将龙穴岛片区和万顷沙镇沙尾垦区规划为国家级水产种业育繁推一体化核心引领区,打造一个“海洋牧场岸基种苗繁育与种质资源保护基地”,加强青蟹、鳗鱼、花鲈等品种培育、种质保存和良种选育研究,做强现代化海洋牧场种业“芯片”。

关键词:

下一篇:世界时讯:首店经济撬动市场新需求(市场漫步)
上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