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网约配送员”成为人社部、市场监管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新职业之一。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系主任、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理事孟泉针对外卖骑手的流动性进行了调研,发布了《就业优先大局下对新业态“流动性”与“确定性”的分析——以外卖骑手为例》报告,关注外卖骑手的工作经历对劳动者就业质量、稳定就业的作用。
报告指出,骑手职业对于劳动者具有“就业蓄水池”的重要价值,当个体有向上流动的需求时,可借由平台机制实现晋升;期待转换轨道时,可借由这份岗位积累的经验转型;当完成过渡后,也可按需选择暂离岗位。平台通过体系化培训,为劳动者向上晋升和转岗发展提供支持,同时为人才投身其他行业创造机会,一批批“前骑手”成为站长、区域经理、餐饮品牌负责人等管理人员,还有人转型为无人机飞手等。
(资料图)
晋升、转岗等人才培养体系助力劳动者按需拓宽发展空间
报告关注新就业形态中的职业流动,这种流动包括行业内部流动与生态内部流动。
报告指出,骑手职业具有较高的职业开放性和收入公平性,能帮助一些面临失业的劳动者重新获得工作机会。骑手职业具备多劳多得、按天结算等特点,为亟需获得收入的劳动者缓解生存压力。
除了工作机会,调研报告还指出,骑手职业以其成熟的人才发展体系,帮助劳动者积累社会资本,为劳动者创造多种职业发展可能性。在配送行业内,“老带新”、新人计划等培训不仅帮助新骑手快速适应工作获得收入,还是培养管理人才的重要手段。“95后”小伙孔维鹏起初是一名普通的美团骑手,通过经验积累和技能培训,5年间一步步做到站长助理、站长,最终成为城市经理。
“前骑手”孔维鹏通过经验积累和技能培训,连升五级成为城市经理。张平/摄据了解,美团配送为骑手群体的转型发展设计了一套体系,涉及培训、晋升、转岗等。比如,“站长培养计划”面向骑手开放站长等岗位。根据最新统计,在美团配送生态的管理人员中,有约86%的人员由骑手晋升而来,这些管理岗位包括合作商的副站长、站长、城市经理、区域经理、大区经理、业务负责人等。美团通过“站长培养计划”从骑手群体选拔、培养管理人员,已有数千名骑手实现从骑手到管理岗位的转型。多名已成长为管理人员的“前骑手”表示,“成为管理人员可以更好地为身边人服务”“有了管理经验,不再是职场小白,对自己是很好的历练”。
此外,依托美团业务生态,有骑手通过转岗考试,从外卖小哥成长为“无人机飞手”“自动配送车安全员”。例如,前骑手徐建兵在了解到转岗机会后,就报名参与培训、筛选及考核,转型为一名自动配送车云控安全员,开始新的职业生涯。
骑手在跑单过程中积累了外卖生态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包括餐饮、运营、消费洞察等,有助于骑手转型到更广阔的领域。长沙小伙李菱在离开骑手岗位后,加入当地一家知名餐饮品牌,充分调动此前在配送行业的经历,设计并优化外卖出餐流程、价格体系和相关活动,推动外卖业务迅速增长。
平台经济催生新蓝领职业 “稳就业”作用日益凸显
近年来,互联网平台经济快速发展,催生出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同城货运司机、快递小哥等“新蓝领”职业。相较于传统蓝领职业,这些新就业形态灵活自由,且有利于培养综合能力,提升新就业形态群体的就业质量,支持“稳就业”大局。
外卖骑手工作时间灵活、自主性强,对于那些工作时间不固定的劳动者,如农民、全职妈妈、“季节性工人”、创业者等,从事兼职允许他们在生活发生变动时调整工作节奏,承担家庭责任或维持本职工作的同时获得补充收入。同时,骑手也能锻炼一系列实用技能,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等通用能力,识路、使用配送专用软硬件等专业能力,为其融入城市生活、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系主任孟泉认为,平台经济承担了“就业蓄水池”的重要作用,能满足劳动者的不同需求,即“想发展有通路、想转行敢迈步、想过渡能兜住”。
因此,平台应当构建以企业社会责任为导向的平台善治体系,不断改善劳动者的就业质量。在这方面,一些平台企业已经做出了积极有效的尝试,例如美团配送发起的“同舟计划”等。国家也将推进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未来,平台企业应进一步推动职业上升机制常态化,打通配送行业人才发展的渠道,将骑手职业打造成为一份有发展、有认同的职业。
专家表示,外卖骑手工作的灵活性引发社会对其发展可持续性的质疑,但根据调研,从长远来看,骑手职业因其稳定性、易得性和公平性,能助力劳动力市场的“确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学界针对外卖骑手职业去向的调研尚为少见,该调研报告从劳动力市场流动的角度考察骑手职业对于就业的价值,肯定了骑手经历对个体劳动者发展的积极作用,对厘正外卖骑手职业的公众认知、深入认识骑手职业的“稳就业”作用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