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火朝天建设忙 视焦点讯

首页 > 国内 > > 正文

日期:2022-11-27 14:39:33    来源:经济日报    

冬日,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大地之上仍旧升腾着一股热气。施工建设者、科研工作者、党员干部热火朝天地忙着一件事——全力建设沈阳浑南科技城。这是当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战略要求——“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凝聚省市之力作出的一个重大的战略性落子布局。11月7日到10日,记者的蹲点调研也围绕这群忙碌的身影而展开……


(资料图)

“把活干好,我自豪”

11月8日晨,5时许,沈阳城还睡眼惺忪。一轮满月在尚未卷起的夜幕上,好奇地打量城区南端一片灯火通明、众声嘈杂的所在——都立冬了,这千百号人一刻不停地忙活啥?

“这可是全沈阳标杆项目中的地标建筑——智慧之云!”塔吊司机于福春边洗漱边侧过头回应我,未及细解,又快速抹把脸奔向食堂。

“两个馒头一碗粥!”于福春隔着窗口喊了一声。

最后一口馒头撑鼓腮帮子,还没咽下去,于福春戴好安全帽,就大步流星地走向3号塔吊,几十米高处的小玻璃窗内,是他上白班的工位。

“记者也得戴安全帽,要不‘铁面刘’把你逮到了,可不好。”爬上塔吊梯子的于福春远远地向我招招手。

说谁谁到。“我就是‘铁面刘’。”一个人在我身后突然冒了一句。

“我是沈阳浑南科技城这片工地的安全主管刘世国。”这个面皮黢黑的汉子拒绝了握手,递给我一顶安全帽并警告说:“下回再不戴,罚款呐。”

操着辽西口音,尾音上扬,听“铁面刘”把陈述句“罚款呐”说成疑问句,旁边的工友憋住不笑。他们领教过,“铁面刘”罚起款来可不容你商量,昨天已将1名违规作业工人清出场,这意味着一天300元底薪没了。

“大家都在赶进度,我就得督促大家保安全,‘扮黑脸’应该有。”

“你还用‘扮黑脸’呀。”

工程技术员刘新宇打趣“铁面刘”,连工地头头都敢罚,和正在“挑刺”的项目监理代进一样,都属于人“狠”话不多型。

还是“书生”刘新宇说话温柔,“我得掰开了揉碎了,把技术要领转成工人听得懂的大白话”。

“保工期保质量保安全,这是我们向甲方承诺的‘三保’。”展开沈阳浑南科技城核心建筑“智慧之云”效果图,中铁上海局(承建方)项目经理宋刚大手往上一拍,不容插话地说下去——

“冬季施工难,咱就搭暖棚;工期紧,咱就两班倒。”

“政府领导总来看进展、解难题,咱们得扛得起这份责任,争创国家优质工程。”

中午,开饭喽。大铁锅内咕嘟冒泡,酸菜炖白肉香气馋人。

歇口气。于福春从塔吊下来,微信转我一段上面拍的视频。

“塔吊上风景透亮,看变化真切。10年来,眼瞅着浑南区变戏法似的拔地起高楼,产业园停满了车,人气旺啊。给科学家建工坊还是头一回,把活干好比啥都强。”于福春充满自豪。

“人才涌动,我期盼”

“众人昼夜奋战的科技城,就是实验室明天的家。”辽宁材料实验室副主任王京阳讲话慢条斯理,而他继续用平淡语气说的话,堪比“王炸”。

趁他甩出“王炸”前,先交代几句背景:覆压90余平方公里的科技城,是举全省全市之力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大载体。科技城有854亩地无偿划给了辽宁材料实验室。辽宁省副省长、中科院院士卢柯担纲实验室主任。

这么大面积,这么高平台,人从哪里来?

“我们这儿汇聚了众多大师级人物,已建设的六大颠覆性技术研究所都有院士、科学家领衔。”

高手风云际会,凭什么?靠高薪还是给别墅?

“这是‘想歪了’的普通思维,那么多著名科学家与我们一拍即合,为啥?大师层级,思考的是如何超越自己,为国家赢得科技话语权,推出原创性、首创性、颠覆性的领跑技术。哪能是谁‘砸钱’跟谁走?”

王京阳进一步揭秘:与其他国家级研究机构错位发展,辽宁材料实验室锚定的,都是材料相关的颠覆性技术。

有种感觉,王京阳“锦囊”里的“惊天秘笈”只掏出一小部分,更多的,太专业了。正是科技城这些颠覆性技术的“培养皿”,让科学家们眼前一亮,心头一热,大手一握。于是,人们见到,曾被诟病人才流失的东北,在沈阳浑南区出现“逆转动向”,科学家们抱着梦想“逆风而来”。

“大师的团队里也需要小兵。”浑南区委组织部面向人才服务的张楠说,自己就是为科技城招兵买马跑腿的。

10日上午,在浑南营商会客厅,沈阳无距科技公司的副总经理冯洋找到张楠,开门见山提建议。“政府建的人才公寓,门槛高,符合条件的人不需要,有需求的人住不上。能不能把入住指标落到企业,据实按需分配?”

“你提的好,浑南区高标准建设3200套人才公寓和18.5万平方米的科学家工作坊,诚意满满,更要人才住得满意才好。”

冯洋乘势又提了几个问题,张楠认真地拿本子一一记下,表示政策调整后马上反馈。

“人才活力充沛涌动是我们最期盼的事。”浑南区委书记闫占峰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我们要拿出求贤若渴的劲头,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

“国家需要,我愿意”

10日下午,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师昌绪楼。

“这是我们在浑南厂区试产的农机关键部件,你看看。”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戎利建、姜海昌、闫德胜,一齐上阵,左搬右抱,当面干起了力气活。

搞科学的就这么实在,我刚说“你们的成果长啥样”,几十公斤重的研制样品,就摆满了一桌子。我思忖着:不就是犁铧、耙片、旋耕刀,一堆铸铁而已,有啥技术含量?

“可别小瞧这些农机具,都是硬家伙,同贵几倍的进口产品PK胜出过。”“推广起来费老劲了,不到田里比试,农民就不信。”他们左一句右一句,如数家珍。

“中国耕地如此广大,却缺乏自主生产的高质量农机具。虽然从没搞过农机具,这原本也不是我们的课题,但‘国家需要’。”研究部主任戎利建陷入回忆里,10年前,导师师昌绪找到他,说了分量最重的这四个字。

没二话,大家埋头十年干这一件事。如今怎样了?

成,也未成。成,是说技术早已突破。未成,是说还没市场化。课题组最担心的事情出现了:十年磨一剑,恨无知音赏。

课题组工程师杨志荣年轻些,负责跑市场。戈壁滩、砂石地,什么恶劣条件的环境都比量过。为了说服农民,也为了收集宝贵数据,杨志荣磨破嘴皮争取试耕机会,常常既作农机手又兼维修工。一点点的突破,终于,订单雪片般飞来。

10日,现场采访的这一天,正是“中国材料学之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两院院士师昌绪先生逝世8周年纪念日。

“我们已经把成果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师先生,您看到了吗?”一心让农民用上好产品的课题组负责人姜海昌激动起来,声调发颤。

大地之上,“嫦娥”探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多年来中国人叩问苍穹的脚步从未停歇,一个个横空出世的大国重器,离不开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少不了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科学家在新材料研发领域的默默付出。

“大家看到成果的香,很少知道基础研究的苦。因袭科学家精神,两代人研究金属基复合材料技术几十年,枯燥寂寞是常态,而火箭冲天的光芒只一瞬。”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肖伯律深有感触。

云开日出。肖伯律所在团队“啃硬骨头终于啃到了骨髓”。他们研究的铝基陶瓷复合材料,既轻且韧,刚而又强。在深空探测器、空间站等大国重器取得应用。国际先进材料与制造工程学会授予该团队“金属基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的牌子,这份荣誉,国内唯一。

“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肖伯律觉得党的二十大报告这些话就像给科研人员量身定做的一样,给团队科研人员继续做下一代技术储备充满了电,还是那句话,“只要国家需要,我愿意”。

4天蹲点采访结束。

大地之上,围绕浑南科技城建设,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科技攻关,为同一件事如倍速播放一样奔忙的这群人,身影逐渐清晰。

为啥这般执著无悔?为啥咬定前沿性颠覆性技术不放松?

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沉淀了沈阳太多的科技力量,是沈阳的看家本事和比较优势。

大地之上,他们因共同的热爱而奔跑。

孙潜彤

关键词: 普通思维 恨无知音赏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

下一篇: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