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进博会)深度|从进博“窗口”看跨国企业“在中国、为全球”
中新社上海11月10日电 题:深度|从进博“窗口”看跨国企业“在中国、为全球”
作者 浦帆 李佳佳 李秋莹
(资料图片)
作为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已经连续举办5届的进博会成为观察跨国企业投资战略的绝佳窗口。在进博会上,大量“本土化战略”持续深入的背后,是跨国公司“在中国、为全球”的布局趋势。
“中国供应”服务全球
“中国的整个供应链已经融入全球。”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沈开艳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全球产业体系缺不了中国供应链。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就是一个“典型案例”。第一届进博会举办时,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还在规划中,现如今它已成为特斯拉主要的出口中心,向北美以外的大多数市场供应汽车。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最新数据显示,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10月全球出口54504辆汽车,2022年度累计出口量达219427辆,向全世界展现了“特斯拉速度”叠加“中国速度”的新高度。
“跑了好几家跨国公司的展馆,能感受到他们共同的认知:没有‘中国战略’,就没有‘全球战略’。”上海前滩新兴产业研究院院长何万篷感触极深,他告诉中新社记者,跨国公司的全球供应链必须包括中国因素,但不一定只服务中国市场。
从第一届进博会开始,溢出效应就已经反映在联合利华的展品上。据联合利华北亚区副总裁曾锡文介绍,联合利华在第一届进博会引入的花木星球品牌,投放市场后卖得很好,此后就开始在中国工厂进行生产,然后出口到其他国家。
这样的例子还复制到了随后几届进博会的展品上,“这些产品原先是从国外进来的,经过进博会的展示发酵后,现在反而变成出口了,这样的变化是不是很神奇。”曾锡文说。
“中国元素”链接全球
在进博会上,不少跨国企业都展出带有“中国元素”的产品,以显示其“中国化战略”。乐高集团便连续五年在进博会全球首发富有中国文化元素的新品。
据乐高集团中国区市场部副总裁沈明岚介绍,乐高在第一届进博会发布的两款和中国春节相关的产品,当时只在亚太地区出售,没想到却成了欧洲乐高爱好者中的“爆款”,“甚至欧洲一些同事他们当地没有这个产品,都让我们买了寄过去”。
今年首次独立亮相进博会的时尚零售品牌ZARA,同样在深入挖掘“中国元素”,并输向全球。近年来,“国潮风”盛行,ZARA邀请东方美学风格的中国摄影师张家诚,创作了一组充满人文情怀的人像作品;又携手中国独立设计师Susan Fang,推出联名合作系列。
ZARA母公司、Inditex大中华区总裁思伊文表示,ZARA在深入学习中国文化的同时,为本土青年才俊提供更大的国际平台,还能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创新”反哺全球
本届进博会上,德国企业勃林格殷格翰展示了一款药物——佩索利单抗。“这是我们在中国第一个参与全球早期临床研究的药物,这款药物的获批几乎与美国同步。”勃林格殷格翰中国企业事务部副总裁殷妤涵说。
勃林格殷格翰目前已成为上海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共建伙伴,在2019年10月率先成为首家且唯一一家中国全面参与全球早期临床研究项目的在华跨国制药企业。“这意味着,我们将进一步加速创新产品在中国的上市,甚至早于欧美。”在殷妤涵看来,这是对“在上海、为全球”的最好注解。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城市,是中国创新能力最强的城市之一。上海统计局数据显示,上海今年前三季度新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46家、外资研发中心17家,累计分别达877家和523家。
在欧莱雅北亚总裁及中国首席执行官费博瑞看来,上海和中国将成为创新突破和赋能未来美妆的策源地。目前,欧莱雅将中国的研发和创新中心放在上海,成为全球六大研发枢纽之一,并与上海东方美谷以及法国商务署合作,为世界带来中国的创新成果。同时欧莱雅还持续将法国的初创企业引入上海,成为中国创新生态圈的一部分,让中国智慧与世界机遇相互闪耀。
沈开艳认为,中国的创新链正在向全球高端化迈进,中国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潜力同样吸引着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并反哺全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