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关注:【我们这十年@坐标中国】在“死亡之海”画圈,绘就大漠绿色生态图

首页 > 国内 > > 正文

日期:2022-09-16 07:37: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9月16日电 题:在“死亡之海”画圈,绘就大漠绿色生态图

张尼 葛成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塔克拉玛干沙漠,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因常年干旱少雨、蒸发量大,是生命的禁区,因此也被称为“死亡之海”。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中国人建立起了世界上首条环沙漠铁路线——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线。和若铁路是这条铁路线的最后一块“拼图”,风沙无孔不入、建设条件艰苦卓绝、生态环境脆弱……面对一系列难题,建设者们一一破解。

迎战风沙的智慧

截至2021年底,我国铁路运营里程已达15万公里,但在南疆地区,由于沙源丰富、沙害严重,导致该地区的交通条件长期滞后。和若铁路的开通使南疆地区与内陆运输距离较既有铁路通道缩短1000余公里,对当地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在和若铁路的建设过程中,来自“死亡之海”的风沙成为了最大挑战。

“每次去新疆,都是黄沙漫漫,天地一片混沌,风沙无孔不入,只能眯着眼睛,嘴里、鼻孔里满是沙尘,当地人笑称‘每人每年要吃一块砖头’。”中国铁建铁一院桥隧院高级工程师、和若铁路装配式桥墩研发课题负责人方桂芬至今对当地的风沙记忆犹新。她坦言,项目的推进难度超过预期。

中国铁建负责和若铁路全线勘察设计、轨道铺设工作,以及近一半的线下工程。面对和若铁路全线风沙段落分布占线路长度60%的“硬骨头”,建设者们要如何啃下来?

中国铁建铁一院和若铁路总设计师杨宝荣介绍,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风沙防护是该条铁路的重中之重。

为了探明全线风沙情况,中国铁建铁一院设计团队自2017年12月起,分4个专项调查小组历时半年时间,对全线进行了现场风沙调查、地层勘探、水源勘探及原位测试、室内化验等工作。

经过反复研究探讨,设计团队根据沿线不同地段的沙害程度、地下水及地质情况,确定采用以桥代路、植物防护与工程防护相结合、纯工程防护等针对性防护措施,有效解决了风沙危害这一世界性铁路修建难题,也正是因为这些关键问题的突破,才使得铁路的后续建设能够顺利进行。

资料图:和若铁路建设过程中PJ32铺轨机全线首铺(中国铁建供图)

高质量建设的速度

除了成功破解沙害难题,和若铁路的建设也跑出了“加速度”。

2022年6月16日,随着5818次客运列车驶出新疆和田站,和若铁路正式开通运营。这意味着,和若铁路自2018年底正式开工建设到正式通车仅用时三年多。高效率、高质量成为整条铁路建设的关键词。

中国铁建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着和若铁路PJS2标段2312片T梁的预制、架设和535公里铺轨等任务,其中铺轨里程占全线总长的65%。

如何高效完成任务?中国铁建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5月,中铁十四局在全线率先铺轨,灵活采用了人工铺轨、铺轨机铺设轨排、换铺机铺轨、直铺机铺轨等多种方式铺轨,攻克了长距离运轨、大量胀轨、严寒铺轨、无人区施工等业内难题,实行两班倒的模式保证每天2公里的铺轨进度。

为了让铁路早日通车,中铁十四局加大投入,连续两年组织冬季施工,通过对料仓和拌合站封闭加温、在路基上架设龙门吊的方式保障T梁预制质量、提高架梁施工效率,施工高峰期有1200名建设者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在零下20℃的严寒里坚守岗位,确保了施工的连续性。

2022年3月12日,和若铁路顺利通过动态验收,中铁十四局担负施工的535公里线路以优良率、均衡率均为100%,全线无病害的成绩交出了一份满分答卷,这也是整条铁路建设过程中的一个典型缩影。

资料图:6月16日,和若铁路开通运营,首发列车穿过和田玉龙喀什河。 穆合塔尔 摄

致富大漠的壮举

新疆地域辽阔,风景壮美,但生态环境也十分脆弱。如何在修建铁路的同时兼顾生态环境保护,同样考验着铁路建设者。

中铁二十四局承建的和若铁路S2标段全长172.85公里,路基占线路总长的90.7%,横跨于田、策勒、洛浦三县,既穿越南疆难得一见的于田湿地、沙漠绿洲,又穿行在茫茫戈壁荒漠。

这其中,于田县喀拉克尔乡、托格日尕孜乡、先拜巴扎镇等境内,分布着难得一见的大漠湿地、胡杨林,为塔里木兔、雁类等国家、自治区重点野生保护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生态环境。

因此,进场后,中铁二十四局和若铁路S2标段项目部就把保护野生动物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开展从项目部,到工区、班组的三级野生动物保护教育,普及野生动物保护知识、法律法规。

在施工建设期间,项目部也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减少夜间野外施工,禁止机械、车辆鸣笛,车辆必须对野生动物让行、制定野生动物保护应急处置方案……项目部订立的制度、采取的措施,比国家和地方保护野生动物的要求更细更严。

另外,和若铁路建设采取了“以桥代路”的措施,在全线建设5座总长49.7公里的“过沙桥”,让风沙从桥下穿过,大幅降低风沙对线路的侵害威胁,同时,也为野生动物留下便于迁徙的生命通道。

“建一条铁路,造一座绿洲”。按照“沙漠修铁路,治沙要先行”的建设理念,铁路施工中同步推进风沙防护工程建设,共修建草方格5000万平方米,种植梭梭、红柳、沙棘等灌木和乔木1300万株,形成防沙护路的绿色屏障;为了解决沿线防护林带灌溉问题,在沙漠铁路工程中采用自动化智能控制滴灌管网系统,共打下131口水源井,覆盖面积逾11.35万多亩。

通过一系列的创新举措,中国铁路建设者们在大漠之上绘就了一幅壮丽的绿色生态画卷,也让塔克拉玛干沙漠“拥抱”了致富路。

策勒的石榴、洛浦的地毯、且末的大枣……当地特产借助和若铁路以更快的速度抵达全国各地。产品走出去、游客走进来,和若铁路不仅成为了便民路,更是大漠上的一条绿色致富路。(完)

关键词: 风沙防护 植物防护 水源勘探 滴灌管网

下一篇: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