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起绿色屏障,崇明越境过冬鸟儿越来越多

首页 > 国内 > > 正文

日期:2022-02-08 10:37:02    来源:文汇报    

■本报记者 吴金娇

冬尽春来,在上海崇明东滩湿地,白鹤苍鹭翻飞,野鸭天鹅游弋。湿地示范区内,植被面积从2017年的340亩增加到2020年的1450亩,而且还在不断扩大;外来物种互花米草的二次防控与堤内水、沙、盐、植被的调控得以结合,湿地生态系统逐步改善并趋于稳定,越境过冬的鸟类数量因此大幅增加……这些变化,与长江河口盐沼植被扩散机制的破解密切相关。

记者近日从华东师范大学获悉,在长江河口的原始湿地上,华东师大河口海岸学研究团队为推进湿地保护常年耕耘。近年来,该校更是发挥“生态+”学科群优势,牵头“长三角典型河口湿地生态恢复与产业化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携手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研究团队,一场场“为了人类和自然的湿地行动”屡见成效。

探秘“精灵圈”,促湿地植被修复

从2017年起,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团队在长江口开展自然条件下盐沼湿地优势物种的修复实验等研究工作。盐沼湿地上天然形成的“精灵圈”引起了团队的关注,这种神秘“精灵圈”的韧性结构能极大促进连片植被的形成,自身就具有很强的生态修复能力。

通过大量原位调查和控制实验,华东师大生态学科研究团队破解了“精灵圈”形成的两种生态学机制,并从种子扩散、根茎繁殖、潮水动力条件等方面开展了长期的定量实验研究。项目团队先后研发出基于盐沼植物扩散定植“机会—窗口”的种子直播技术、可降解材料辅助定植技术、幼苗移栽技术、微地貌调控技术等,克服了潮滩强水动力条件下的定植难题。

上海海洋大学团队则将多项技术应用到南汇边滩示范区,这里的植被面积从200亩扩大到500亩,鱼类和底栖动物种类、密度大大提升,还吸引了大量水鸟,海岸防护功能有所增强。在新修复的鹦鹉洲生态湿地,通过技术引入,水鸟种类从2017年的15种增加到2021年的100种,人工湿地比自然潮滩湿地碳汇能力翻倍,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后,被《自然》(Nature)作为“亮点成果”推荐。

产投比巨大,难题催生新产业链

保护湿地也要保护本地种群。原来,长江口湿地的本土植被不仅为鱼类和底栖动物等提供食物,也为鸟类提供了觅食和栖息场所。但外来物种互花米草高大密集,还侵占本地种海三棱藨草的生长地盘,鸟类难以利用它藏身和取食,湿地作为水鸟栖息地的功能下降。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李秀珍告诉记者:“在‘双碳’战略背景下,互花米草的碳汇潜力也非常可观,因此未来应继续加强探索‘控制—利用’相结合的治理途径,使其最大限度地服务于沿海经济的绿色发展。”

研究团队从秸秆开发利用入手,催生产业链,为互花米草治理难题提供了新方案。多所高校联合攻关,多条具有可观经济效益的多级生态产业链呼之而出。比如,同济大学团队自主研发了可移动能量自维持型的秸秆炭化小型化设备,将大型湿地植物的秸秆转化为生物炭。生物炭吸附能力很强,能用于农业、环保、能源、化工等多个领域。小型化设备可以放置于6米×2.4米的集装箱上,运往秸秆所在位置就地加工,不但省去了外部能耗,还节约了大量秸秆的运输费用。

研究团队还将生物炭与河道清淤底泥混合,添加适当辅料,通过低温湿热加工技术,形成高强度、多孔质的生态护岸材料和水质净化材料。相关产品应用于崇明东滩北横河和金山水产养殖基地,解决了大量湿地清淤底泥无处堆放、水岸边坡坍塌、水质恶化等问题,取得显著成效。

以南京大学为主的研究人员通过提取互花米草秸秆中的生物矿质液,突破了秸秆的脱盐瓶颈。专家介绍,脱盐后的残渣具有很高的粗蛋白含量,除了可直接用作饲料,还可用作菌菇养殖基质,“根据能值分析测算,一个完整的互花米草产业链,产投比可达29,经济效益可观。”

关键词: 互花米草 盐沼 产投比 治理途径 微地貌

下一篇:当“年夜饭”碰上“预制菜”
上一篇:年货商品热销 “含虎率”成新“流量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