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都上海)郑忠斌:桥梁型创新机构助推上海工业数字化转型连“点”成“网”
中新财经1月10日电 题:桥梁型创新机构助推上海工业数字化转型连“点”成“网”——专访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忠斌
作者 樊中华
对上海而言,“工业”既是百年荣光,也是其打造“国际数字之都”的深厚产业底蕴和关键着力点。2020年,上海先行一步,发布“工赋上海”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年,要成为全国工业互联网资源配置、创新策源、产业引领和开放合作的高地。
“工业互联网是‘网络强国’和‘制造强国’这两大国家战略的交汇点,是对传统工业模式的理念重塑和系统变革,也是以数据为驱动将‘单点’的智能制造串联植育成的‘整体’供应链生态系统。”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下属全资子公司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上海)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工创中心”)总经理郑忠斌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率先发力的上海已形成了工业互联网先发优势,而在“连点成网”的过程中,桥梁型创新机构正在对行业新生态的构建起到关键作用。
离散工业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上海工创中心供图理念变革破解制造业转型“题眼”
郑忠斌指出,当前,中国互联网发展已居世界第一梯队,同时拥有全球最全的工业门类,但制造业整体发展呈现出大而不强、高端装备核心技术能力缺失等问题。
因此,工业互联网将是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重要抓手。
“一方面,中国制造业企业发展不均衡,龙头企业数字化转型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中小企业仍处于信息化发展阶段,和全面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尚有差距,”郑忠斌说,通过工业互联网,龙头企业可将其知识经验和信息化能力赋能给上下游企业,对整个产业链形成牵引力和聚合力。
另一方面,中国可发挥制度优势,依靠龙头企业牵引、政府政策助力、资本力量扶持等打造工业互联网,未来有很大机会在一些尖端行业实现快速突破与发展。
但郑忠斌直言,近两年,伴随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生存”成为中小企业考虑的首要问题,数字化转型见效较慢,使其短期内对工业互联网高强度投入意愿不大;对于龙头企业而言,通过数据赋能整个行业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产生价值效应尚需时日。
郑忠斌解释,尽管挑战重重,但数据开放并累积到一定程度后,会产生更大的价值,“大企业的数据涵盖了其先进工艺及流程等内容,中小企业的数据则包含大量多元化的应用端内容,二者的打通可不断优化行业知识图谱,将整个行业的创新能力大大提升,每个企业都将从中受益,甚至可跨行业带动发展,中国制造业即可由此‘做强’。”
在此方面,上海已作出先行探索。例如中国商用大飞机制造,对标国际化一流工业智能化发展思路,将其累积的制造数据与机理封装成模型,分享至产业链,由此带动产业上下游3000余家供应商发展;而特斯拉落子上海后,带动30余家产业链企业汇聚临港,在其数字驱动制造的理念赋能下,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研制智能化水平被推向了新高度。
“制造业的特点一是垂直行业壁垒高,因此工业互联网主要依靠各行业内部数据开放来建立;二是智能制造具有柔性,如在突发疫情中,高度智能化的汽车企业可利用数据和智能技术迅速转产呼吸机并形成产能,成为应急保障,”郑忠斌说,这也是工业互联网建设的意义所在。
东富龙科技的MR远程协作系统 闵行区供图上海应引领工业数字化转型实现“质变”
如何打通行业数据,构建生态圈,将产业链供应链的“点状”企业“编织”成网?郑忠斌认为,首先,合理的数据确权、数据隐私保护和数据价值评估等“护航”机制亟待建立。
他指出,在此方面,上海数据交易所的设立价值巨大。这一国际化、市场化的数据交易平台聚合了数据提供方、加工方、评估方以及用户等多种市场主体,改变以往点对点交易中缺乏专业数据处理机构、数据难以定价等状况,以公开、合规的形式为数据要素的大规模流动奠定了基础。
此外,“如上海工创中心等桥梁型机构承担了‘纽带’作用,从多方面为不同主体建构起沟通合作机制,这在工业互联的创新生态中十分重要。”郑忠斌指出。
“例如在上海数据交易所的运行发展中,背靠权威研究机构,上海工创中心对国际数据交易规则与状况,以及国家、上海的相关政策有更清晰的了解,可为上海数据交易所提供多方衔接和辅助校正;作为第三方机构,上海工创中心可承担数据交易过程中的数据审计、确权和资产评估功能;同时,作为诸多联盟、行业协会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还可将生态资源导入交易平台,助力数据聚集、流动,增强上海数据交易所的影响力。”郑忠斌说。
此外,上海工创中心还承担了部分行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推动打造垂直行业解决方案,以应用示范为产业明晰发展路径,参与打造行业协会等组织生态建设,联动企业与政府搭建网络数据安全平台等,同时也在为行业培养具备跨界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上海工创中心的角色就是为大中小企业之间、政产学研投之间、不同行业之间等架设链接,打通‘断点’,寻找最优路径,打造互联互通互信的生态平台。”郑忠斌说。
他表示,上海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汽车、航空、航天、船舶、核电等领域具有强大实力和坚实基础,也正因此,“2015年,国家开启工业互联网战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预研和顶层设计下,首先选择上海进行战略落地,中国工信部与上海市合作共建的上海工创中心这一新型桥梁机构应运而生,旨在以市场化运行机制打通产业生态。”
在郑忠斌看来,当前,上海应在重点领域打造标杆产业,将工业互联网的方法论进行赋能并体现成果,形成直观效果。
此外,长三角产业联动将对工业互联网的进一步形成有关键作用。“上海聚集了大量龙头企业和科创企业,而产业链的下游多聚集在江浙等地,工业互联网的形成需要从研发、制造到运营维护的产业链协同。下一步,上海应引领形成跨省行动机制,促进产业链联动,”郑忠斌说,“从单点突破到全面突破,从量变到质变,是接下来上海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重中之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