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宁12月14日电 题:柴达木盆地“种”出致富“花”
作者 孙睿 吴婷婷
“垄跟垄之间是大概七到八厘米,深度大概八厘米左右,栽的越齐以后越好管理……我们这个村是刚发展的,所以你要和工人们多讲。”青海省海西青园卓玛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孙灵娟和公司技术员李启兰说。
“两行之间的宽度像这样一扎,拿种球的时候,要一个个取,不要一把抓,放的时候要轻轻地,埋土的时候露出的芽不要全埋住……”李启兰一边给现场给工人们演示如何种植藏红花种球一边说。
在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柯鲁柯镇金原村大棚内,冬日的暖阳透过塑料薄膜,为棚内土地披上了一件金色的纱帐。大棚内,工人们正在分工忙碌着,分拣藏红花种球、规划种植区域、挖垄放种球……
德令哈市柯鲁柯镇金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盛国朝介绍,今年以来,金原村坚持以基层党建高质量引领乡村振兴,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努力在探索实践中勾画“美丽乡村”。金原村利用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优势,在做好花卉产业的同时,与海西青园卓玛药业有限公司合作种植藏红花,使产业发展产业多元化,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
近年来,金原村依托资源优势,积极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在“大棚”经济上做文章,不断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发展以花卉为主的种植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新活力。
图为村妇女们在分拣藏红花种球。 吴婷婷 摄“通过和青园卓玛药业有限公司合作,解决了我们村上的闲置劳动力,也带动周边村的劳动力,提高了村集体经济的收入,解决了村上冬季大棚闲置的问题。”盛国朝说,“下一步我们将结合金原村的实际情况大力发展各种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12月1日,海西青园卓玛药业有限公司和金原村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金原村夯实绿色发展基石,大力发展大棚经济,做大做强村集体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优质的土地资源引来了“金凤凰”。
海西青园卓玛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孙灵娟说:“我们利用金原村大棚闲置的冬季时间差,对大棚进行再次运用;在整个的精细化管理过程当中,我们需要很多的劳动力,正好可以把村上闲置劳动力用起来;藏红花的花种球收益也是村集体的收益,这也是产业融合的模式的有机结合。”
“‘夏天大棚种植花卉,冬天种植藏红花,藏红花产业将成为金原村经济发展的‘双引擎’,这将是金原村发展的新经济、新景象。种植藏红花赋能乡村产业振兴,村民从中看到了乡村产业振兴的新希望。”盛国朝说。
德令哈市柯鲁柯镇金原村村民王新花说:“现在我们村的妇女们冬闲都有活干,在大棚里忙活,可以照顾家里和孩子,而且这个收入特别好。”
目前,金原村已由原来的贫困村转为乡村振兴村,选定花卉苗木种植作为产业发展项目,并探索出“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组建成立德令哈景润种植合作社,大力发展花卉种植产业,建立“4+3+3”分配模式,将集体经济收入的40%用于花卉后续发展,30%用于村级建设,30%用于医疗、养老、教育等村级公益事业。
盛国朝表示,村民创收、村集体增收,金原村种植藏红花形成乡村振兴中新的增长极。全面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让群众的腰包越来越鼓,村民的生活越过越好,金原村和青园卓玛的合作,让这条特色产业发展之路越拓越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