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南京老旧楼宇通过改造实现蝶变的新闻引起关注:建于1996年的南京秦淮区九龙大厦过去一直依靠传统商业,效益不高。2016年,经过一番软硬件改造升级,引进总部经济和行业龙头企业入驻,实现转型。2020年,这幢大楼的税收突破2亿元。
其实,不少大中城市的城区楼宇都曾面临这样的情况:空间布局起步早,但基础设施老化、软件服务跟不上;发展模式上主要以线下商业消费等传统模式为主,但业态同构性、水平低度化情况严重。随着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发展短板逐步凸显。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线下业务减少,部分楼宇空置率有所上升。因此,提升楼宇服务能级,推动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老旧楼宇“活化”、发展楼宇经济要更加看重运营服务的附加值,紧盯城市产业结构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趋势,把握楼宇经济转型内涵,因“楼”制宜、区别对待。
在提升楼宇服务能级时,既要注重硬件设施更新,又要注重科技化、智能化的塑造,提高楼宇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创造安全、绿色、智能、健康、舒适的运营空间,以适应新经济的发展需求。
营商环境建设对于吸引企业入驻同样重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制定鼓励和支持楼宇经济发展的具体政策,构建灵活高效的楼宇招商及管理服务机制,营造亲商、安商、便商的制度环境,实现服务上楼、政策进楼,让企业满楼。
改造更新后的楼宇载体,更需在产业上“精挑细选”。结合本地自然条件、文化资源、产业特色、发展战略等,走错位发展、差异化发展、特色发展之路,“一楼一策”、“一企一策”地鼓励创建特色产业楼宇。在运行上,引入项目准入评审机制,对社会化载体明确主导产业方向,培育一批金融楼、外贸楼、商务楼、科研楼、中介服务楼、现代物流楼等,打造核心竞争优势,避免同质化竞争。
蒋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