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西安11月6日电 题:被“拉长”的“双十一”:年轻“尾款人”精打细算“按需而购”
作者 杨英琦 张一辰
“今年‘双十一’预售开始较早,已支付完定金的我顺利成为一名‘尾款人’。”热衷参加各种“购物节”的“95后”刘莹表示,虽然层出不穷的优惠“关卡”令她身心俱疲,但只要价格“美丽”,下次“购物节”仍会继续参与。
网络购物盛行已久,各式“购物节”应运而生,凭借低价实惠的商品和便捷的购物方式,这些“网络消费节日”吸引着大批网友。随着“90后”“00后”步入职场,具备了一定消费能力的青年族群成为网购主力军,并由此输出着他们新式的消费观。
每当“购物节”临近,如刘莹这般的年轻人虽不堪“算法”之扰,但却能通过自己的方式解开购物“难题”,使用Excel表格统计商品信息、列出方程式计算最优价格……“购物节”迫使人们纷纷重拾“九年义务教育”知识点。上网搜索“双十一攻略”一词,就能看到超10万篇相关笔记的发布。
预付定金、零点尾款、跨店满减优惠……越来越复杂的折扣“玩法”引起“吐槽”不断。另一方面,过早的活动预热、没有现货的漫长等待和退换商品的潜在“门槛”等现象亦不时出现。当“双十一”的周期被拉长,年轻消费者如何在其间令购物的性价比最大化?
“在我的购物清单里还是日用品居多,这些东西既不会过期,也不会被浪费。”刘莹坦言,她和朋友们一致认为,绞尽脑汁用最优价格买到自己的切实所需,何乐而不为?
纵使已被花式购物规则“裹挟”,但这届年轻人却坚持原则,绝不为消费主义“买单”。
据DT财经联合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发起的“2021年轻人消费行为大调查”显示,93%的年轻人购物原因是“生活中需要”,49.7%的年轻人购物理由为“性价比高”。可以看出,即使对“购物节”乐此不疲,年轻人们也逐渐学会在“剁手”的快乐中保持住理性。
记者浏览社交平台时还发现,有不少分享极简主义生活的网络博主备受欢迎,消费“减法”似乎形成了一股新的潮流。在社交平台豆瓣上,“消费主义逆行者”小组倡导“不盲目跟风,不被消费主义裹挟”,已吸引超过29万名组员。在年轻人中,将注意力从物欲上转移,只按需购物,成了一种新的消费风尚。
陕西省社科院专家王晓勇表示,“购物节”一定程度释放了人们瞬间的消费欲望,但现实会把人拉回理性的生活。“年轻一代正在进步、成熟,理性的消费趋势帮助他们回归到生活本质,同时,他们也在消费中学会了精打细算规划未来,用理性主导生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