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客户端北京4月1日电(记者 张旭)有时候,谣言是尚未应验的预言。对于造车,小米已经足足否认了五年,但在3月30日,随着一纸公告尘埃落定:雷军终于“上车”。
因为崇拜乔布斯,雷军创办小米,得名“雷布斯”。如今下场造车,不免要和马斯克一决高下,“雷斯克”又冉冉升起?小米造车究竟胜算几何,“年轻人的第一辆车”又会将以什么面目问世?一切都还是未知数,但雷军这次是真的“梭哈”了。
小米公告造车。否认五年终成真
对于造车这件事,小米一直是否认三连的态度。
2015年,雷军公开表示:三五年内不考虑造车。2020年6月,小米官微称“造车,我们是认真的”,结果造的是遥控车。2020年底,有传言称小米即将发布和比亚迪出品的“年轻人的第一辆汽车”,小米集团总办副主任(曾任小米公关部总经理)徐洁云斩钉截铁否认:“但凡说小米要造车的,都是假新闻”。
徐洁云两度否认造车。微博截图然而五年之期一过,在造车这件事上,小米的回应就变得“暧昧”起来。在2021年2月份再传出造车消息的当日,小米集团股价最高涨幅一度达到12%,最终收涨6.42%报30.65港元,公司市值增加500多亿港元。
不难看出,市场对小米造车已经期待太久了。而小米为何要造车?
2020年末,雷军在小米11发布会上表示,小米股价长达两年时间低于发行价,“这说出来都比较丢人,这是我过去两年超级郁闷的事。”
小米手机业务面临天花板,没有新的商业故事可讲,也就无法刺激投资者买入股票。雷军曾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纵观全球,当下哪个领域最热门?当属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智能汽车。
小米公司估值40亿美元的时候,特斯拉市值30亿美元,2013年的特斯拉市值超过200亿美元的时候,雷军对此的评价是“不得了。”2020年,特斯拉股价上涨1000%,当年的百亿美元,一路奔着万亿美元去了。
2020年,就连雷军或小米投资的蔚来和小鹏汽车都朝着千亿美元市值进发,而小米则是在2020年12月23日股价冲破30.85港币时,才首次跻身千亿美元市值公司俱乐部。
别说当年自己压着一头的特斯拉,就连小弟都绝尘而去,雷军受得了,小米董事会受不了。
今年1月,小米董事会要求调研造车的决定递到雷军眼前。雷军说,“不管我有多么不愿意,1月15日,我们开始认真调研。”
75天,85场业内拜访沟通,与200多位汽车行业资深人士深度交流,4次管理层内部讨论会,以及2次正式的董事会——小米终于选择了上“车”。
造车的意义有多重大?雷军说:“这将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愿意押上我人生全部的声誉”……
图片来自小米微博。不过,资本市场上,3月31日,小米集团股价高开低走,最高涨幅逾5%,随后一路走低,甚至一度翻绿,截至发稿时,小米集团股价涨幅0%,报25.6港元。
从“雷布斯”到“雷斯克”
雷军可能是国内最早一批预见到智能汽车行业前景的企业家。不但率先试驾特斯拉,还特意在2013年10月份参加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时,专门拜访了马斯克。“雷布斯”当时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特斯拉能够存活并且飞速发展,还被誉为“汽车界的苹果”?
然而,细细分析就会发现,特斯拉与苹果虽然同样具有高端的品牌形象,却一直走在降价的路上,并不像苹果一样追求高额利润率。
资料图: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在致辞。张亨伟 摄例如,从2019年10月至今,Model 3已经5次降价,从35.5万元降低到如今的24.99万元,Model Y也在今年年初降至27万元。天风证券的一份研报指出,“若考虑特斯拉国产化进一步提升以及电池价格持续下降,Model Y入门级或降至25万元以内。”
从毛利率来看,比亚迪2020年上半年是23.9%,理想是19.8%,蔚来2020年二季度是8.4%,而特斯拉毛利率接近30%。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特斯拉还有可能通过降价,进一步压缩竞争对手的空间。
资料图:2019年,首批国产特斯拉正式交付现场。曹磊 摄谁的战略更像特斯拉?其实正是小米自己。手机行业打拼十年,小米靠的就是一招“低价高配”,在旗舰手机动辄四五千元的时代,用1999元的定价站稳了脚跟。
此前有人猜测“作为年轻人的第一辆新能源车,小米汽车可能要卖9万9”。虽然未必会做到如此低价,但为了留住粉丝,小米的量产车型大概率还是会走性价比路线。
平安证券研报也认为,过去雷军率领的小米在手机和智能家居行业已获得成功的经验,有望复制到造车之中。预计小米汽车将主要针对20万元以下的价格带区间,推出极具性价比的车型。
有业内人士指出,小米可以利用日益成熟的智能汽车产业链,加上小米生态圈的独特功能来留住用户。在产能逐渐提升之后,同样有机会通过降价来争取市场份额,并从互联网服务当中获取更多利润——就像雷军最欣赏的马斯克所做的那样。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src="http://i2.chinanews.com/simg/cmshd/2021/03/31/d8ddaa6d4e994b2793fbfd79a4c475fb.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title="资料图:新能源汽车生产线。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资料图:新能源汽车生产线。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10年花100亿美元造车,够用吗?
虽然雷军在2015年表示,三五年内不会造车。但是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布局,却一直都没有闲着,他采用的是“投资,协作,研发”三步走的战略。
当初决定投资造车企业,雷军前前后后见了20多个创业者,得知李斌自掏腰包10亿元造车,毅然决定成为蔚来汽车的投资人。
雷军名下的顺为资本和小米集团,分别参与了小鹏汽车的A1轮和C轮融资。雷军曾到访小鹏汽车广州新基地,对小鹏汽车量产版G3进行了试乘试驾,何小鹏坐在副驾驶为其讲解。小鹏汽车上市这天,雷军不但一同前往,还赠与何小鹏一千克金砖,鼓励他继续努力前行。
中新网记者 张旭 摄" src="http://i2.chinanews.com/simg/cmshd/2021/03/31/465fc1554a0b4c3d8c3f13e0095f10b7.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title="小鹏体验店陈列的汽车。中新网记者 张旭 摄" />小鹏体验店陈列的汽车。中新网记者 张旭 摄小米还通过旗下的各类产品积极介入汽车物联网生态。目前小米手表能够作为蔚来车主的智能遥控器,小米手机可以充当小鹏和比亚迪的车钥匙,威马EX5可控制的小米智能家庭设备达到8类20种。
在目送先行者趟过了智能汽车的水后,雷军终于发力了。“小米将在未来十年投入100亿美元,第一笔投资100亿元。”
为什么第一笔投资就高达100亿元?因为何小鹏曾感慨:“看别人造车觉得100亿很夸张,自己跳进来才发现,200亿都不够。”
发布会上,雷军说小米手握1080亿元现金储备,弹药充足。这是在用“钞能力”告诉所有人:小米不会重蹈当年乐视被贾跃亭造车拖垮的老路。
小米3月30日发布会截图。钱的问题解决了,车具体怎么造?目前科技公司造车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全程自研模式,生产资质通过购买或申请获得。第二种是自主研发,委托车企生产,蔚来和小鹏汽车都是个中代表。第三种是科技公司提供软件,车企提供硬件,合作生产,百度与吉利的合作就属于这种类型。
汽车分析师张翔告诉中新网,小米大概率会选择第三种方式来造车。“造车的利润没有互联网业务高,即使是宝马,目前利润率也只有10%左右。因此,小米需要发挥自己设计和营销上的优势,把造车这件利润率低的事情委托车企来做。由于现在车企产能过剩,以小米的实力,可以很容易找到合作伙伴。”
同时,小米还组建了超过一万人的研发团队,在汽车专利方面也早早进行了布局。创新和知识产权SAAS服务商智慧芽数据显示,小米在汽车领域的专利布局至少在2013年便已启动,2015年到2019年的申请量分别是187、186、113、82和70件,2020年预测(部分专利未公开)申请量约为134件。
图片来自智慧芽。智慧芽专利价值分析称,新能源车中特斯拉专利价值超过2亿美元,蔚来汽车专利价值1864万美元,小米汽车相关专利的价值超过1亿美元。
种种条件都已具备,按照过往造车新势力的发展路径,到100亿元花完的时候,小米将拥有两三款车系,如果定位合适且成本控制良好,不久就可以开始有正向现金流。
小米能否“再造小米”
与同样今年官宣造车的百度相比,小米的野心貌似显得没那么大。
李彦宏在2月18日的财报会议上表示,现在百度与吉利合作建立的公司运行顺利。目前,百度已雇用了管理团队并在策划为新汽车注册品牌,从研发初期到电动汽车上市,大概需要3年时间,而接下来,百度还会与其他汽车制造商进行合作。
长沙百度阿波罗自动驾驶出租车开放运营(资料图)。 杨华峰 摄百度的智能汽车平台软件Apollo已搭建三年多,合作车企众多,但至今仍没有车企使用阿波罗平台量产汽车,这使得百度不得不像谷歌生产pixel系列手机一样,用亲自下场造车的方式,来为厂商们证明Apollo平台的实力。
换句话说,与其说百度是要造车,不如说是在智能汽车领域再造一个Android系统,百度自己做一个Google那样的服务商。淘金者未必赚钱,而卖水则稳赚不赔。这一思路非常聪明,然而这个市场上的聪明人并不只有百度一家。
如,2020年9月,吉利发布了浩瀚架构,官方将其定义为智能汽车的操作系统。现在,已有超过7个品牌超过16款新车型启动研发,2021年,多款来自浩瀚架构的新车型将陆续投放市场。
如今的智能汽车市场恰如2010年左右的智能手机市场,有无数玩家想要成为下一个苹果,下一个谷歌,或者下一个小米。区别在于,10万亿美元级的智能汽车市场,远远超过5000亿美元的智能手机行业,对于企业家们来说,这是一片广阔得多的海洋。
在这个全新的赛道,“小米能否再造小米”,所有人都在拭目以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