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社交十年,我们如何被改变
作者:黄典林
【新闻随笔】
前一阵,微信迎来了它的10周年。倘若从2009年8月微博正式上线算起,中国移动社交媒体的发展已经历了10余个年头。而这10年,也是中国移动社交平台从萌芽、发展到成熟,并给我们的时代和社会生活带来全方位影响的关键时期。
如果说QQ、BBS(网络论坛)和博客所代表的是网络社交的“蛮荒时代”,那么,随着第二代互联网技术而兴起的以用户生产内容为核心特征的社交网络平台,则标志着社交媒体黄金时代的来临。凭借过去10年来智能手机的全面普及,中国社交媒体又迅速走上移动社交的快车道。社交功能已经成为当代各种互联网服务和应用的标配。
这种发展最直观的体现是移动社交媒体用户规模的增长。2010年年底中国手机互联网用户总数为2.88亿。到2020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9.32亿,其中通过手机使用社交媒体在内的各种即时通信服务的网民规模达9.30亿,占手机网民的99.8%。这表明,经过10余年的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社交媒体市场,而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社交网络在网民中的普及率也已接近饱和。随着市场规模的飞速扩大,移动社交媒体所承载的社会交往和信息传播功能也在不断革新,持续重构着从人际互动、娱乐和工作方式到交易和服务模式等各个社会生活层面的底层逻辑,从而深刻改变了当代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10年后的人们发现,自己几乎不再发短信、读报纸。智能手机,尤其是我们安装在手机中的移动社交应用软件,差不多已经成为人际互动、获取资讯和索取服务的唯一信息端口。移动社交媒体重新定义了人和人之间交往的方式和节奏,并以朋友圈和群聊的形式重构了当代中国人的社群关系、工作方式和家庭模式。而短视频、弹幕、饭圈等所代表的新兴网络文化样态则象征着移动社交时代娱乐和自我认同方式的革新。
网购和外卖也成为这个移动社交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最醒目的新生事物。这个时代的人们已经习惯了足不出户,心仪的产品就会送到家门口的便捷服务。围绕各大电商平台和新兴的直播平台兴起的网络消费狂欢,不仅为无数人提供了创业致富的途径,也催生出社会化电子商务这种新的衍生形式,并深刻改写了当代中国的商业格局乃至整个经济版图。当然,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那个无处不在的小小二维码所象征的移动支付对传统金融模式的挑战和更新。
而当人们把目光从日常消费和家长里短转向相对宏大的社会治理以及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时,也会发现移动社交媒体同样深刻改变着政府与公众之间沟通的方式。10年来,各级政府机构在微博、微信等主流社交网络平台开设官方账号早已成为一种常态,社交化政务传播无疑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社会治理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而公众通过移动社交网络所表达的声音,也在不断推动政策调整和治理模式更新,与实现善治的国家意志形成良性互动,从而不断推动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进程。
所有这些,都是10年来移动社交网络的发展给我们这个时代的馈赠。当然,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远不止于此。还有许许多多改变值得被铭记,比如,慈善公益事业在移动社交媒体时代的突飞猛进,众包模式和群众智慧所带来的知识分享革命。无疑,移动社交媒体的发展在人际交往、文化模式、经济发展、政治沟通等各个方面为我们的社会带来了积极变化。
然而,移动社交媒体飞速发展的10年,也不是没有值得我们反思和警惕的问题。比如,在极大便利人际沟通的同时,移动社交媒体对私人时间无孔不入的挤占,也造成了工作压力和社交焦虑的空前膨胀。许多人逐渐习惯于虚拟空间的互动,并陶醉于自己的“信息茧房”所构筑的“舒适区”,而逐渐淡忘了面对面对话和倾听不同声音的难能可贵。社交媒体的众声喧哗并不必然会拉近人和人之间的距离,面对面却只顾各自刷手机的“群体性孤独”反而成为这个时代的一种普遍征候。社交媒体推波助澜下的网络购物狂潮,让许多人陷入消费主义陷阱不能自拔。社交媒体空间权威信息的供给不足与不实信息的无序传播则成为增加信任成本、认知偏差和社会焦虑的温床。大数据技术在为我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个人信息泄露和隐私保护隐患的忧虑。而当我们沿着移动社交网络为我们指引的方向一路狂奔时,却忘记了停下来,等一等那些被这个二维码和手机为王的时代远远抛在身后的人们。
如此种种,似乎都是移动社交媒体时代,我们无法回避的“另一面”。在下一个10年,如何最大限度地扬长避短,让移动社交媒体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的福祉,将是一个需要持续思考的重大命题。
(作者:黄典林,系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