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可支配收入十年翻番 如何分好蛋糕
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公布最新一年经济数据。统计显示: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3218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与2010年的数据(10046元)相比,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仅完成了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十年翻番”目标,还实现了不少超额增长。面对深受疫情影响的经济形势,这无疑是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
面对这个消息,舆论场上出现了两种声音。其中一种声音认为,这个数字远比他们直观感受到的要低,似乎有一定的滞后性,不足以充分反映中国经济近10年的飞速增长;另一种声音则带着调侃的意思,表示自己或亲友的收入“拖了后腿”,并未达到统计数据显示的水平。
国家发布的数据,统计的是全体国民的平均收入水平。中国有14亿人,以正态分布计算,其中必然存在不少偏离平均值的个体。然而,要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能只盯着平均数看。在我们为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长欣喜的同时,也要关注这种增长是否平衡。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发展的平衡性被摆到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上。同一个统计数据,既有不少人觉得明显低了,也有不少人觉得明显高了,这种“各说各话”的舆论现象,便是收入水平仍有不平衡之虞的生动体现。
这并不是我们第一次观察到类似现象。2020年,“6亿人每月收入1000元”的数据,引发了大量讨论。其中,不少生活在一二线城市的网民难以接受这个数字,也有许多人却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或家乡见闻得到了印证。在主观感受上,每个人都会受限于自己所处的地域、行业、学历、阶层,形成仅属于自己的“拟态环境”和“信息茧房”。
对于这种现象,社会各界还应从两方面加以看待。一方面,必须尽可能打破不同群体之间的“认知隔离”,让人们对社会发展的全貌有客观、真实的感知;另一方面,有关方面也要认识到:这种“认知隔离”的背后,是经济发展的成果在不同群体之间的分配不够均衡。要从根子上“配平”经济增长,让全体国民以更加均衡的方式分享社会发展成果,取得更多幸福感与获得感。
当前,收入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地区、城乡收入发展的不平衡。此外,对经济增长贡献特别巨大的新兴行业,与发展动能逐渐减弱的传统行业之间的行业差距,稳定就业者与灵活就业者之间的待遇差距,也是我们必须直面的社会矛盾。在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十年翻番”的成绩单基础上,如何更好地“分蛋糕”,让所有人实实在在地从经济增长中获益,是我国在复兴之路上必须考虑的问题。
林树心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