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宜昌1月6日电 (朱灿义 关业飞 董晓斌)随着装载玉米的集装箱在湖北交投宜都港3#集装箱专用泊位平台缓缓落下,三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要项目宜都港的集装箱业务于6日正式开通运营,也标志着宜都港码头开启全面运行。
近年来,三峡船闸通航压力逐年递增。数据显示,2019年,三峡船闸过闸货运量1.46亿吨,是三峡水库蓄水前该河段年最高货运量1800万吨的8.1倍。为缓解三峡船闸通航压力,宜昌市谋划提出建设三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根据《三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宜昌将在长江以南新建三峡枢纽茅坪港疏港铁路、翻坝运输管道;在长江以北新建翻坝高速公路,并沿江布局茅坪港、宜都港、白洋港、枝城港、云池港、七星台港6座港口。
宜都港红花套作业区综合码头于2019年8月投入试运行,共有4个泊位,其中停靠3000吨级(兼靠5000吨级)货船的多用途泊位1个,停靠3000吨级货船的件杂货泊位2个,停靠800车位滚装船的商品车滚装泊位1个,年设计吞吐量为161万吨,商品车15万辆。
据介绍,作为宜昌市首个智能码头,宜都港拥有智能远控系统,码头作业区可实现场地内无人值守,装卸工作均在中控室内远程操控完成。该码头将与已投用的茅坪港区、白洋港区,以及正在建设的太平溪港区等港口构成较完备的水上翻坝节点。
当天,首批集装箱业务来自宜都市九鼎牧业有限公司的原料运输,共120个集装箱、3200吨玉米,从辽宁省营口港出发,经上海、武汉江海中转,抵达宜都港。
湖北交投宜昌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胡龙说,下一步,宜都港将积极推进集装箱多式联运业务,加快运营工作向智能化迈进,为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完善三峡枢纽多式联运体系提供水运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