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中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减税负、扩内需

首页 > 国内 > > 正文

日期:2020-10-15 20:56: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十三五回眸)“十三五”中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减税负、扩内需

中新社北京10月15日电 (记者 赵建华)“十三五”期间,中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断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减轻实体经济负担;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规模,支持扩大国内需求。

财政部综合司副司长万平介绍,中国坚持用政府收入的“减法”,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5年来,结合税制改革,重点围绕降低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实施了一系列减税政策。其中,2017-2019年新增减税降费分别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1.3万亿元和2.36万亿元。

“十三五”期间,“营改增”全部推开,深化增值税改革,简并税率档次,降低增值税税率,实施留抵退税政策;扶持小微企业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政策不断扩围,支持研发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不断完善;提高个人所得税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实施专项附加扣除,减轻工薪阶层税负;降低关税总水平,支持扩大对外开放。

与此同时,加大普遍性降费力度,持续清理规范涉企收费。通过较大幅度降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减轻企业社保缴费负担。

今年以来,为应对疫情,中国及时出台实施一批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政策,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供应给予税费优惠、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给予税费减免、加大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税收优惠力度、完善出口退税、减免社保医保费等,预计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规模将超过2.5万亿元。

过去五年,减税降费是制度性、持续性的。多年实施下来,叠加累积效应较大,企业减负会越来越明显。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白景明认为,这会继续改善中国的营商环境,稳定市场预期。

大规模减税降费,加之经济增速换挡,“十三五”以来中国财政收入增长总体有所放缓。中国通过增加一定的财政赤字,保持必要的支出强度,更好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

2016-2019年,全国财政赤字规模从2.18万亿元增加到2.76万亿元,今年提高到3.76万亿元。财政支出从2013年的14万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23.9万亿元,年均增长9.6%,高于同期财政收入年均增速2.4个百分点。今年预算安排财政支出24.8万亿元,继续保持较高的支出强度。其间,坚持有保有压,不断优化支出结构,精准聚焦增强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支撑能力,促消费、稳投资,释放内需潜力。

万平介绍,“十三五”期间,中国不断增加中央基建投资规模,优化投资方向和结构,集中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重大基础设施等方面。顺应服务消费加快新趋势,支持扩大教育、文化、体育、养老、医疗等服务供给,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支持扩大农村消费,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同时,为支持地方稳投资、补短板,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016-2020年新增债务限额从1000亿元增加3.75万亿元,发挥对拉动投资的杠杆作用。(完)

关键词: 十三五 白景明 乘法

下一篇:援疆助力消费扶贫 新疆岳普湖县逾1200吨农产品远销山东
上一篇:第三届进博会展览面积超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