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涌长三角】徐州的城市绿色出口:“吃干榨净”垃圾,产出成能源
中新网客户端徐州10月15日电(左宇坤)伴随着垃圾分类政策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实施,“你是什么垃圾”成为了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灵魂一问。各类垃圾到底流向哪里?你我辛辛苦苦分类出的“湿垃圾”又到底能为环境做出多少贡献?
10月14日上午,“潮涌长三角·共建进行时”主题网络传播活动采访团来到了江苏省徐州市循环经济产业园,一睹被我们分类后的垃圾是如何被“吃干榨净”的。
柴油、发电、饲料……湿垃圾的归宿是资源
走入徐州市餐厨垃圾处理厂,空气中便“有内味儿了”。淡淡的发酵液与食物腐烂的味道融合在一起,酝酿着吞吐徐州市区全部厨余垃圾的实力。
“目前我们每天的处理量在550-600吨左右,主要包括各餐饮单位的餐厨垃圾、居民小区的厨余垃圾以及农贸市场的易腐垃圾。”徐州市餐厨垃圾处理厂副厂长刘泳涛介绍,餐厨垃圾处理工艺主要分两部分:前期预处理、后期沼气制取和生物柴油制取。
“垃圾到厂后,通过设备的专业处理,高温、灭菌、三样分离,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刘永涛说:“具体而言,处理过的油脂进入酯化反应罐制作生物柴油;沼液经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净化后可以用来发电;固渣再进行深加工利用产生一些高蛋白营养添加剂。”
刘泳涛表示,每立方餐厨垃圾可以产生50立方沼气,每天能产生沼气约1.7万方,提纯后的沼气输送至锅炉系统燃烧产生的蒸汽可供全厂使用,剩余部分沼气还能发电,并入电网给其他地方使用。每天还能制成生物柴油15吨左右,可供航空和化工使用。
餐厨垃圾处理厂是徐州市循环经济产业园的一个缩影。2019年5月,徐州市成为首批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产业园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改变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经济增长方式,培育“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发展的“绿色产业”。
循环经济的“徐州模式”,打造城市的绿色出口
“以往固体废物处置利用项目多为独立建设、成效分类而估,普遍存在设施地理空间碎片化、独立分散运营、协同处置成本高、全过程监管难、副产物二次污染等问题。”徐州市新盛投资控股集团新盛绿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石峰告诉记者。
在产业园中,固体废弃物处理区、环保科技创新区、再生资源利用区、环保设备产品研发与制造区、雁群填埋场综合开发区等五大片区让垃圾实现了分门别类的处理,“徐州的所有垃圾,在产业园要做到无害化、资源化的处置,不让垃圾和污染物运出徐州。”
除此之外,徐州市循环经济产业园内还在建设综合材料处置(危废)、污水处理厂、医用废塑再利用、饱和废活性炭再利用等项目,预计2020年底大部分项目主体建成,明年上半年进入试运营。
同时,产业园二期将启动规划建设,重点突出“资源再生类项目”,着重以汽车拆解、工程再制造、有色金属提炼、三元电池拆解、新材料等项目为主,将进一步加大产业串联和联动,延伸产业链,积极构建循环经济的“生态圈”,努力打造“百亿级”产业园。
“湿垃圾的处理是个难题,但在厂区里就简单了。”在刘泳涛看来,有效的垃圾处理不仅能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还能从源头杜绝地沟油、泔水油回流餐桌,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一座城市既要向上向前发展,也要有配套的托底保障。”有了这个“绿色出口”,徐州在无废城市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行。(完)